中国民主同盟吉林省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吉林省委员会,简称吉林省民盟或民盟吉林省委[1],是中国民主同盟在吉林省的地方组织。 沿革组织建设1950年11月,中国民主同盟吉长(吉林省暨长春市)支部临时工作委员会筹委会在长春成立。成立会由东北总支部主任委员高崇民主持,关俊彦、杜若君、聂恒锐、丁克全为筹委会委员。1951年4月,关俊彦、杜若君、马志振等3人被任命为民盟吉长支部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其中关俊彦为主任委员、杜若君为副主任委员。1955年1月,吉林省第一次盟员大会在长春市召开,正式宣布建立中国民主同盟吉林省支部。1956年3月,根据民盟全国第二次代表大会修改的《中国民主同盟章程》规定,民盟中央和地方组织的名称均改称委员会。民盟吉林省支部改称中国民主同盟吉林省委员会。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民盟吉林省委员会被迫停止工作。直到1977年12月,中共吉林省委邀请省级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负责人举行座谈会,建议恢复活动。1978年6月,民盟吉林省委员会成立临时领导小组,由徐寿轩(担任组长)、关梦觉、俞建章、赵汝翼、王正绪等5人组成[2]:107。 2003年正式开通门户网站。2012年6月的民盟吉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成立了民盟吉林省第一届监督委员会。 盟员发展1951年底,全省共有盟员52人。1956年,《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中共八大会议精神,推进了民盟等民主党派的发展[3]。然而,1957年发生的反右运动,致使全省有68人被划为右派分子,有45人被开除盟籍[2]:121。文化大革命期间完全停止工作,直到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期,才达到组织发展的高峰。 截至2018年12月底,民盟吉林省委员会一共召开了4次盟员大会和10次盟员代表大会,产生了14届委员会。共有基层组织402个(其中:基层委员会47个、总支14个、支部341个)。全省盟员共计10345人[4]。
历任主委
历届委员会第一届1955年1月30日,民盟吉林省第一次盟员大会在长春市召开,正式宣布建立民盟吉林省支部。选举产生第一届支部。包括支部委员19人,候补委员2人。 第二届1956年5月27日,民盟吉林省第二次盟员大会在长春市、吉林市同时召开。选举产生第二届委员会。包括委员21人。 第三届1958年9月27日至28日召开民盟吉林省第三次盟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委员会。包括委员20人。 第四届1961年7月2日召开民盟吉林省第四次盟员大会。选举产生第四届委员会。包括委员24人。 第五届1964年1月30日至2月7日召开民盟吉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五届委员会。包括委员25人。 第六届1980年6月30日至7月4日召开民盟吉林省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六届委员会。包括委员25人。
第七届1984年4月5日至11日召开民盟吉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七届委员会。包括委员35人。候补委员5人。
第八届1988年2月6日至8日召开民盟吉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八届委员会。包括委员46人。
第九届1992年6月24日至26日召开民盟吉林省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九届委员会。包括委员47人。候补委员1人。
第十届1997年?月召开民盟吉林省第六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十届委员会。
第十一届2002年6月26日至30日召开民盟吉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十一届委员会。
第十二届2007年6月1日至2日召开民盟吉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十二届委员会。
第十三届2012年6月28日至30日召开民盟吉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十四届2017年6月12日至14日召开民盟吉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十四届委员会[5]。
机构设置职能部门
专门工作委员会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Information related to 中国民主同盟吉林省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