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奖
布克奖(英語:Booker Prize,之前名称为 Booker–McConnell Prize(1969-2001)及 Man Booker Prize(2002–2019)),是每年颁发给用英文写成并在英国出版的最佳原创小说的文学奖。布克奖的获得者通常会得到国际上的讚賞與聲望,因此这个奖项对於書籍的销售具有相當的驅動力。此獎項原先只授與英聯邦、愛爾蘭、南非(及后来包括津巴布韦)的公民,但是自2014年起,只要該書籍以英文寫作並曾經在英國出版即可參賽[1]。 布克獎與諾貝爾獎一樣,每年颁发一次,只頒予仍在世的人。也有獲獎作家日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 设立1968年,英国的图书界提议设立一项可以与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美国普利策奖相媲美的文学奖,奖励年度最佳英文長篇小说,获奖人不限于英国籍作家,其他如爱尔兰及英联邦国家作者都可参与,但美国作家不能参与,以抵制新型的娱乐形式诸如电视对文学市场的蚕食。大奖以赞助商——食品供应公司布克命名。布克奖从1969年开始颁发。 布克奖注重权威性、导向性和公正性,评审由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士担当。一般评审有五人,由专门委员会指定,分别为书评家、学者、小说家、文学编辑、文化名人等。每年5位评审必须阅读被推荐的100多部作品,从中选出20多本初入围名单,再从这份名单中选出6本进入決審,最后从这6部作品中选出一部获胜作品。 发展在设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布克奖获奖小说都体现了对英国往昔的怀旧与思考,获奖者也多为英裔白人作家。2013年9月,布克奖宣布,获奖者将不仅限于英联邦国家、爱尔兰和津巴布韦作者,小说只要以英文创作并在英国发表,即可参加当年评选。[3] 布克奖1991年,设俄罗斯布克奖,是1917年后俄罗斯境内第一个非国家奖金,每年开奖一次,评选出年度最佳长篇小说。该奖设立以来已成为俄罗斯文学领域最有权威的奖项。 2002年,英仕曼集团(Man Group)成为布克奖的赞助商,布克奖名称由Booker Prize变成Man Booker Prize。现在有些也翻译成曼布克奖或曼氏布克奖。 最初设立该奖时奖金为两萬一千英镑,2002年已提升到五萬英镑。 英仕曼集团在2019年初时宣布本年度的奖金将会是他们18年来赞助的最后一次。慈善组织Crankstart则宣布它将在今后的五年内提供赞助,并有可能再续五年。本文学奖的名字也改回为布克奖(The Booker Prize)。 布克国际奖2004年,布克奖打破了地域壁垒,宣布将从2005年开始,每两年颁发一次奖金为60000英镑的布克国际奖(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所有作家,无论国别,只要其作品以英文或有英文译本发表,均有资格获得此奖。本奖奖励作家的全部文学成就,不仅限于小说。首位获奖者将于2005年年中宣布。这使布克奖朝着一项全方位的国际文学大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新设立的布克国际奖不会取现有的布克奖而代之,两者将由两个相对独立的评审系统并行评比。 根据规定,每位作家只能获得一次布克国际奖。 2005年6月2日,首届布克国际奖在伦敦揭晓,获奖者为阿尔巴尼亚小说家伊斯梅尔·卡达莱。评委会主席约翰·凯里评论道:“伊斯梅尔·卡达列描绘出了完整的文化——包括它的历史,它的热情,它的传说,它的政治和它的灾难。他采用了传统的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创作,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传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作家。” 布克翻译奖2005年,布克奖将专门为翻译家设立一个奖金为15000英镑的特别奖项——布克翻译奖,以奖励那些把其他語言的文学作品翻译成英语的翻译家们。布克翻译奖的评选不同于一般的评奖程序,其得主并非由评委会投票选出,而是交给布克国际奖的得主择定。翻译奖2005年开始颁发,當年的布克翻译奖颁发给了伊斯梅尔·卡达莱作品的英文翻译大卫·巴洛斯。 影响布克奖的目标是奖励优秀作品,提高公众对严肃小说的关注。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它的威望超过了英国大大小小的其它二百多个文学奖。享有世界盛誉。布克奖被认为是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也是世界文坛上影响最大的文学大奖之一。 作为一个文化产业,布克奖获得巨大成功的秘诀在于商业和文化效益的双赢。从商业利益上说,它推动文学的商业化,使市场潜力得到充分开发。不但获奖作品销售飙升,就连入围作品的销售也一路攀升,以帕特里克·麦吉尼斯獲提名的小說為例,公佈前只賣了64本,公佈後則賣到了2,601本[4]。布克奖还带动相关文化市场的开拓,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作品改编成了影视作品,其中就有中国观众熟悉的《辛德勒的名单》,《英倫情人》等。从文化效益上说,大奖营造了一份大奖文化,大奖鼓励无边界创作,使许多思想自由,文体新颖的作品纷纷出现,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文坛格局。它对当代英语小说的影响毋庸置疑。 统计
获奖情况
參見注释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Information related to 布克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