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披帛

披帛
敦煌歸義軍王國時期穿戴披帛的供養人及侍從像絹畫
汉语名称
繁体字 披帛、披子
简化字 披帛、披子
朝鲜语名稱
諺文
汉字
日语名称
汉字 比礼、領巾
舊字體比禮、領巾
庫木吐喇千佛洞身披披帛的男性菩薩或供養天人壁畫,古龜茲王國藝術,公元5–6世紀。

披帛,又名披子[1],是一種裝飾性的圍巾,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西亞文化,後來成為漢服配件,再傳至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多為女子穿戴,通常搭於肩上,或纏繞在手肘間。若將雙手交叉,便垂懸於後背,以顯示出飄逸柔美之感[2]。披帛亦經常出現在神靈仙佛的畫像中,一些男性神佛也會穿戴披帛。

形制

披帛可分「帔」和「帛」兩種,長度可在二公尺以上。所用材料通常是纖薄輕柔的紗,多用絢麗的色彩,其上的裝飾圖紋可用刺繡、描繪或印製等不同方式製作[1]

歷史

披帛最早或者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東亞的一種源自西亞波斯文化,而波斯人穿戴披帛的習慣,又可能是受到希臘化的影響,但相關說法未被確實[3][4]。在敦煌吐魯番發掘的披帛與中原唐朝長安出土的披帛屬於同一時代的產物,沿絲綢之路所發現的披帛也反映了當時絲綢貿易的活躍[4]

中國

初唐時期安元壽墓壁畫的侍女,所穿搭的披帛一端塞入裙腰

披帛在、唐兩代蔚為風尙。隋唐兩代的詩詞壁畫、畫作中描繪的女子大多身披披帛[1]。據說這種「時尙」是借鑑了西域舞姬的舞衣[3]。初唐時的披帛穿搭為一端塞入裙腰或半臂日语半臂裡,另一端繞過肩膀後自然垂下,使用較短的披帛就可完成這種穿搭。晚唐五代時則流行將披帛從背後挽向身前,再搭到另一邊手臂上,需要大概五公尺以上的披帛方可達到這種效果[2]

南宋之後,披帛逐漸少見於日常生活,又演變成硬質的霞帔元代時披帛已在日常生活中絕跡,只作為舞蹈戲曲的表演服裝。後來披帛成為人們想像中的古代女性以及神仙服飾,一些非寫實的仕女圖中的仕女常身披披帛,一些神像的造型也有披帛。

朝鮮

朝鮮文宗時期領議政河演夫人鄭氏像,身披披帛

朝鮮在三國時期從中國傳入披帛,稱為(韓語:),於統一新羅時期流行於貴族女子。高麗時代仍然流行,一直至朝鮮王朝文宗時期仍然見於日常生活,絕跡。與中國類似,披帛在日常生活消失後,成為表演藝術所用的道具,以及見於非寫實仕女圖、神像的服飾。

日本

時代祭中由演員扮演奈良時代宮廷女性,身披披帛

日本奈良時代引進唐代服飾制度,養老二年頒佈的《養老令》規定了女官命婦朝服禮服日语礼服 (宮中),其中包括披帛,當地稱為比禮[5],也作為女房日语女房最高等級禮裝物具装束的配件。披帛更傳播至民間,庶民女性參與歌垣日语歌垣時會穿戴披帛[6],傳統戲劇伎樂日语伎楽中的唯一女角吳女的服飾也包括披帛[7]。 到了平安時代,披帛仍然是公家女性服裝的一部份[8],約於白河天皇後白河法皇時期消失。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月滿天心. 《美人醉》.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10835384. 
  2. ^ 2.0 2.1 龔元之. 《古裝穿搭研究室:超乎你想像的中國服飾史》. 臺北: 時報文化. 2019: 151. ISBN 9789571378473. 
  3. ^ 3.0 3.1 中原文化家. 古代披帛起源於何時?. www.sohu.com. 2019-07-04 [2019-11-14]. 
  4. ^ 4.0 4.1 盧秀文; 徐會貞. 《披帛與絲路文化交流》. 敦煌研究 (中國: 敦煌研究編輯部). 2015-06: 22 – 29. ISSN 1000-4106. 
  5. ^ 養老の衣服令による命婦礼服. 風俗博物館.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2) (日语). 
  6. ^ 頂巾・比礼をつけた歌垣の女. 風俗博物館.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日语). 
  7. ^ 伎楽呉女. 風俗博物館.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日语). 
  8. ^ 公家女房、裙帯比礼の物具装束. 風俗博物館.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日语).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