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判,即教相判释,亦称教相、判教、教摄,佛教术语,即判別解釋佛陀教法相狀差別之理論。大乘佛教諸多教典傳至中國後,佛教僧眾就教说的形式、深淺、先後等,進行分类而判別教说。佛陀教法應對象根機,義理互有出入,教相判释因此产生,以明佛陀言行之真意,建立貫攝全部佛法的綱領與體系[1]。自智者大師創建天台宗,論難南三北七諸師,貢獻了新的判教理論,和華嚴宗、法相宗之教判並爲漢傳佛教傳統通行之判教體系[2]。
淵源
早在部派佛教時代,就有人探討佛所說經是否皆為了義(梵語:nitartha)的問題。[3]
根據《異部宗輪論》,大眾部主張「世尊所說無不如義,佛所說經皆是了義」;說一切有部則認為「世尊亦有不如義言,佛所說經非皆了義,佛自說有不了義經」,不了義經是「假施設,有別意趣」,應求「此經意趣」,別為解說。
到了大乘佛教時代,龍樹認為佛經有「易了義」和「深遠難解義」,主張佛陀為應機設教的方便,而有了義說和不了義說;因此龍樹立了四種悉檀,以世界悉檀、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通攝佛說。無著持相同看法,主張「復有四種意趣,四種祕密」,依照平等意趣、別時意趣、別義意趣、補特伽羅意樂意趣,則「一切佛言應隨決了」。
漢傳大乘佛教認為,釋迦牟尼根據弟子不同根性,因時因地,而給予不同教法。由此產生了天台宗五時八教,法相宗三時教,華嚴宗五教十宗等教判學說。
傳統部派和大乘的關係
印度大乘佛教的三大派系,中觀、瑜伽、如來藏,重釋了三轉法輪之說,以聲聞為初轉法輪之方便說,是小乘法;自宗為最勝法輪了義教,判他宗為不了義。[4][5][6][7]
說一切有部迦濕彌羅國論師,廣集各家解說加以論定,編成《大毘婆沙論》,特別針對分別論者和譬喻師加以論難。承繼此一毘婆沙宗學說的眾賢,稱大乘為空花論宗,否定其見解,認為大乘非佛說。[8]
歷史
教判盛行于南北朝,当时有“南三北七”一说。此後天台宗智顗改易顿、渐、不定等三种教相,为五味八教。三论宗吉藏则立声闻、菩萨二藏,於二藏中又别开根本、枝末、摄末归本三法轮,此为二藏三轉法輪判。南山律宗道宣分化制二教,化教又分諸法性空無我(二乘)、諸法本相是空(小菩薩)、諸法外塵本無,實唯有識(大菩薩)之南山三教。法相宗玄奘则依照《解深密经》、《金光明经》等,立转法轮、照法轮、持法转三法轮的“三时教判”,其弟子窥基则发展为“三教八宗”的教判。而华严宗的法藏则于《华严经探玄记》中立「五教十宗」[9]。
藏傳佛教寧瑪派把佛教分为九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薩乘是共三乘,事續、行續、瑜伽續是外三乘,最高级是内密三乘。
拉薩法諍
赤松德贊時期,西藏桑耶寺發生過一場拉薩法諍,由來自印度那爛陀寺隨瑜伽行中觀派,師承寂護的蓮花戒代表漸教,以及來自漢地敦煌禪門北宗,師承神秀弟子義福、降魔藏等人的堪布摩訶衍代表頓教,此場法諍反映了大乘教法中頓漸法門的諍辯。[10][11][12][13]
主要傳統判教學說
法相宗判教
法相宗判教的理論依據是《解深密经》、《金光明经》等。唐玄奘法師立“三时教判”,即转法轮、照法轮、持法转三法轮之判。
其弟子窺基法師發展爲“三教八宗”,三教中以诸阿含「我空法有」为有教,“三论”、《般若》等「諸法皆空」为空教,《华严经》、《解深密经》、《法华经》等「非有非無之中道」为中道教;八宗為[14][15]:
華嚴宗判教
華嚴宗判教的理論依據是《華嚴經探玄記》,提出“五教十宗”。
- 小教
- 始教
- 終教(小、始、 終皆為漸教)
- 頓教
- 圓教
十宗之前七取自窺基所立,後三宗為:
- 真德不空宗(終教)
- 相想俱絕宗(頓教)
- 圓明具德宗(圓教)
天台宗判教
天台宗判教的理論依據是《妙法蓮華經玄義》和《維摩經玄疏》之《四教義》,提出“五味八教”,或稱「五時八教」。
五味
隋朝智顗在《法华玄义》提出五味教的理論。他認為佛陀順應眾生根機,說法有深淺不同之五味。
- 乳味:如日初先照高山,厚殖善根,頓說佛道。頓說本不為聲聞,聲聞雖在座,如聾如瘂,此如《華嚴經》。約法被緣,緣得大益,名頓教相。
- 酪味:次照幽谷,淺行偏明,漸為開解,為說三藏(《四阿含》、《五部律》、《婆沙》、《俱舍》等)。三藏本不為菩薩說,菩薩雖在座,聲聞不識,此乃小隔於大,大隱於小。約法被緣,名漸教相。
- 生蘇味:次照平地,示一佛土,令淨穢不同,示現一身,巨細各異,一音說法,隨類各解。此如《維摩詰經》等諸方等經。約法被緣,猶是漸教。
- 熟蘇味:大人蒙其光用,嬰兒喪其睛明,雖三乘俱學,二乘取證寂滅,此如《大品般若經》等諸般若經。若約法被緣,猶是漸教。
- 醍醐味:日光普照,高下悉均平,令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此如《妙法蓮華經》。若約法被緣,名漸圓教。《大般涅槃經》為根性未熟者,具談佛性,與《法華》醍醐佛性味同。
八教
化儀四教
化法四教
日本
藏传佛教判教
藏传佛教九乘判教
藏传佛教宁玛派(舊譯派)在《宁玛九乘次第》提出世间所有哲学和宗教,分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总判爲颠倒外道乘、凡夫人天乘(即修善修禪定可往生人道、天道之教法)和真实内道乘(佛法),人天乘受摄於佛法;真实内道乘(佛法)又判爲九乘次第[16]:
其中,前三乘即显教,声闻、独觉爲小乘,菩萨爲大乘;外密三乘基本等同于汉传密宗的教法;内密三乘又叫大密咒乘,是藏密不共法,第九乘無上瑜伽爲最上乘。
藏傳佛教其他判教
除宁玛一派,其他各派皆主張四部说:
- 事部
- 行部
- 瑜伽部
- 无上瑜伽部
現代發展
- 太虛法師判印度佛教為三期:一、小行大隱,二、大主小從,三、大行小隱、密主顯從。又判佛法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判大乘不共法為三宗: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識宗、法界圓覺宗。出自〈我怎樣判攝一切佛法〉,《海潮音》二十一卷第十期。
- 印順法師判印度佛教為五期:一、聲聞為本之解脫同歸,二、菩薩傾向之聲聞分流,三、菩薩為本之大小兼暢,四、如來傾向之菩薩分流,五、如來為本之天佛一如。沿用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的次第,判大乘不共法為三系: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真常唯心系。出自《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成佛之道》。
參見
参考文献
- ^ 《法華玄義》(卷十):“「聖人布教各有歸從,然諸家判教非一。」”
- ^ 《法華經三大部補注》:「已上諸師判教,依天台宗則無取焉。當今之世盛流布者,唯慈恩、賢首二家耳。」
- ^ 釋悟殷. 讀《大毘婆沙論》劄記論師的佛陀觀(三). [2017-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5).
- ^ 聖嚴法師. 華嚴心詮:原人論考釋. [2017-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5).
- ^ 班班多傑. 藏傳佛教史上的“他空見”與“自空見”. 哲學研究. 1995 [2017-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6).
- ^ 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近代天竺那爛陀寺。同時有二大德論師。一曰戒賢。一曰智光。並神解超倫。聲高五印。六師稽顙。異部歸誠。大乘學人仰之如日月。獨步天竺。各一人而已。遂所承宗異。立教互違。謂戒賢則遠承彌勒無著。近踵護法難陀。依深密等經瑜伽等論。立三種教。以法相大乘為真了義。謂佛初鹿園轉於四諦小乘法輪。說諸有為法從緣生。以破外道自性因等。又由緣生無人我故。翻彼外道說有我等。然猶未說法無我理。即四阿含經等。第二時中。雖依遍計所執。而說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然於依他圓成。猶未說有。即諸部般若等。第三時中。就大乘正理。具說三性三無性等。方為盡理。即解深密經等。是故於彼因緣生法。初唯說有。即墮有邊。次唯說空。即墮空邊。既各墮邊。俱非了義。後時具說所執性空。餘二為有。契合中道。方為了義。此依解深密經判。二智光論師遠承文殊龍樹。近稟提婆清辯。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亦立三教。以明無相大乘為真了義。謂佛初鹿園為諸小根說於四諦。明心境俱有。次於中時。為彼中根說法相大乘。明境空心有唯識道理。以根猶劣未能令入平等真空故作是說。於第三時。為上根說無相大乘。辨心境俱空。平等一味為真了義。又初則漸破外道自性等。故說因緣生法決定是有。次則漸破小乘緣生實有之執。故說依他因緣假有。以彼怖畏此真空故。猶在假有而接引之。後時方就究竟大乘。說此緣生即是性空平等一相。是故即判法相大乘有所得等。為第二時非真了義也。此三教次第。如智光論師般若燈論釋中。引大乘妙智經說。」
- ^ 廖本聖. 蔣央協巴《宗義理論》藏本譯注:毘婆沙宗與經部宗 (PDF). 正觀. [2017-02-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2-27).
- ^
- 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其四部之中,大乘小乘區分不定。北天南海之郡,純是小乘。神州赤縣之鄉,意存大教。自餘諸處大小雜行。考其致也,則律撿不殊,齊制五篇通修四諦。若禮菩薩讀大乘經,名之為大。不行斯事,號之為小」
- 釋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戒日王於那爛陀寺側造鍮石精舍,高逾十丈,諸國咸知。王後行次烏茶國,其國僧皆小乘學,不信大乘,謂為空花外道,非佛所說。既見王來,謂曰:聞王於那爛陀側作鍮石精舍,功甚壯偉,何不於迦波釐外道寺造而獨於彼也?王曰:斯何言甚!答曰:那爛陀寺空花外道,與迦波釐不殊故也」
- 《順正理論》:「世尊不應依不實法說勝義有,又亦不應唯證假有成等正覺,空花論者可說此言。稱佛為師,不應黨此。故十二處皆是實有,非於假法可說勝義……今詳經主似總厭背毘婆沙宗,欲依空花撥一切法皆無自性...若言意顯自體不能於自體中守自性義,則應同彼空花論宗。」
- ^ 《大乘义章》卷一、《大乘玄论》卷五、《解深密经疏》卷一、《华严经疏钞玄谈》卷四
- ^ 釋慧嚴. 中國禪宗在西藏. 中華佛學學報. 1994, 7 [2017-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7).
- ^ 楊富學. 摩訶衍禪法對吐蕃佛教的影響. [2017-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1).
- ^ 沈衛榮. 西藏文文獻中的和尚摩訶衍及其教法 ── 一個創造出來的傳統 (PDF). 新史學. 2005, 16 (1) [2017-02-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9-06).
- ^ 冉雲華. 元代禪僧與西藏喇嘛辨論考. [2017-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8).
- ^ 《佛光大辭典》【教相判釋】. [2018-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2).
- ^ 廖明活(香港大學中文系教授), 窺基的判教思想,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三期(1998年), [2018-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3)
- ^ 九乘次第. [2019-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05).
- ^ 阿努瑜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龙钦宁提百科
参考书籍
- 《大乘玄论》(卷五)
- 《解深密经疏》(卷一)
- 《华严经疏钞玄谈》(卷四)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