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
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骨的纤维软骨盘(第1及第2颈椎之间,还有尾椎之间没有椎间盘[1])使脊椎可以在相當的角度之間活動,有如避震器的功能。成人共有23个椎间盘。椎间盘对脊柱、大脑和其他结构(例如神经)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椎间盘占脊柱总长的1/4[2][3]。 组成和结构椎间盘由两部分组成,周围部为纤维环(annulus fibrosis)是由數十層環狀及放射狀的膠原纖維及彈性纖維交織而成按同心圆排列的緻密組織,富于坚韧性,將各椎體緊密牢固的連接成一體,保护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围突出。中央部为髓核(nucleus pulposus),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白色半流质胶状物质,为胚胎时脊索的残留物,填充於上下軟骨板及纖維環之間,是由極具黏彈性及柔韌的多醣體和水分所組成,可以緩衝脊柱的受力及衝擊。[3][4] 椎间盘既坚韧,又富弹性,承受压力时被压缩,除去压力后又复原,具有“弹性垫”一样的作用,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荡,也可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人体23个椎间盘厚薄不一,其中胸椎的较薄,颈椎的较厚,腰椎的最厚,所以颈、腰椎的弯曲活动度较大。颈腰部的椎间盘前厚后薄,胸部的则与此相反。椎间盘的厚薄和大小因年龄而有差异。 椎间盘并不具有血管,它们的营养由椎体通过渗透作用提供[1]。 相关疾病椎間盤會因老化、外傷、姿勢不良、過度勞累造成肌肉緊繃、肌腱發炎及不當用力而使纤维环破裂,当纤维环破裂时,髓核容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相邻的脊髓或神经根導致背痛及手腳痠麻疼痛,經過姿勢矯正、休養及藥物治療,多數患者都可以獲得改善。然而也有一些患者卻有持續性的下背疼痛,且疼痛可延伸至大、小腿,甚至造成腿痠麻無力,此即所謂的坐骨神經痛。引起坐骨神經痛 的原因頗多,最常見的病因之一是腰椎間盤向後突出,造成神經根的直接壓迫,此症狀临床称为椎间盘脱出症[2]。椎間盤突出症常發生在腰部及頸部,引起病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突然的脊椎負荷改變,尤其是快速彎曲,側屈或旋轉[5]。 正因为椎间盘的存在,頸椎與腰椎才会有所谓的续发性弯曲(secondary curvature,又称为脊椎凹面彎曲或脊椎前突(lordosis),其脊椎曲度向前。与脊椎後突(kyphosis),又稱原始曲度(primary curve)相对,原始曲度是向後的弯曲,胸,尾椎的曲度属于原始曲度[6])。随着年龄的增大,椎间盘会萎缩,人的身高因此而降低,而脊柱也开始向新生时的“C”型态倒退[3]。 少數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時可造成脊椎管、脊髓腔內狹窄及多數神經壓迫, 將可能出現「馬尾症候群」,此時甚至會有大、小便失禁或滯留,肛門周圍麻木,下肢無力等症狀,有時連緊急手術都無法挽回已造成的永久性的神經損傷。 診斷
治療
手術已經由掃描證實的椎間盤突出不會因為藥物、偏方或復健治療而縮回原位,或經過復健治療仍然有持續性的坐骨神經痛症狀,表示處於較嚴重的情況,即需請神經外科醫師評估是否應接受手術治療,拖延治療可能使突出部分硬化或鈣化使得日後治療困難,萬一出現下肢無力,或大小便失禁等不可逆的神經功能障礙時,就算在半夜也要馬上緊急手術,若有拖延即使接受手術也無法痊癒。 現今的手術方式有傳統開放式椎間盤切除術(Open discectomy)、腰椎间盘显微切除术(Lumbar microdiscectomy)、鈦金屬椎間支架顯微手術 (cage interbody fusion)、內視鏡(含鐳射)手術以及Charite植入式人工椎間盤 ,需由專責神經脊椎手術的專科醫師依情況判斷,成功的機率很高,風險低,以現在的科技技術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已大幅降低癱瘓的危險,但仍有脊椎手術後疼痛症候群(FBSS)的可能。 平日保養椎間盤突出症為經年累月導致的變性疾病,所以平日保持適當的姿勢(包括站姿坐姿與行走姿勢),避免不當的姿勢與用力,尤其是探身提重物,以及持久固定的異常姿勢。平常則做柔軟體操或適當的運動訓練腹肌與背肌,則可預防或減輕已有的症狀。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