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
江夏区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市辖区。面积2009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約98万人。[2]区人民政府驻文化大道99號。 历史沿革周代属楚,秦属南郡。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设置江夏郡,辖境相当今湖北安陆、钟祥、潜江、沔阳、嘉鱼、蒲圻、崇阳以东,以及河南光山、新县以西、信阳以东、淮河以南地。今武汉之地属沙羡县。 378年改汝南县。581年改江夏县,589年改治郢城(今武汉市武昌区)。辛亥革命后,1912年置武昌县,隶属于江汉道,1930年改隶湖北省第一专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傅家坡设立武昌县人民政府,隶属于大冶专区。1952年改由孝感专区管辖。1959年11月,武昌县划归武汉市,1960年县政府迁往纸坊镇。1961年4月,又将其划归孝感专区,1965年划归咸宁专区。1975年11月,武昌县再次划归武汉市,成为武汉市的郊县之一。1995年撤县建区,成立武汉市江夏区。[3] 地理位置江夏区坐落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处东经114º01’~114º35’、北纬29º58’~30º32’。正北与武汉市洪山区毗连,东北与鄂州市接壤,东南与大冶市相邻,正南与咸宁市交界,西南与嘉鱼县相靠,西北与汉阳区和汉南区隔长江相望。区境南北长83.2公里,东西宽54.17公里。区治纸坊街道办事处。[4] 地形地貌江夏区在地层区划上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大冶小区。地质特点是以原古生界为基底,自震旦纪以来,长期接受沉积,地层发育极良好。地质结构主要是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产物,褶皱和断裂发育,岩浆活动有一定表现。地貌为鄂南幕阜丘陵向江汉冲积平原延伸的过渡地带。地势南北狭长微倾;东西北依湖滨江,以垅岗平原为主要地貌类型。 区境各山南面承接鄂南幕阜山系向北蜿蜒,以郑店与乌龙泉连界的个字山为主,向三方呈个字形伸延。个字山北为八分山,其西北为神山、金冈山、天光山等;其东南为马鞍山、仙人山、天子山、石山、浮山等;其东迤北为青龙山、狮子山、锦绣山、凤凰山、二龙山、丁姑山、黄龙山等。其中以八分山为最高,海拔272.5米,总面积0.8平方公里;其次为二龙山之龙泉山,海拔232.5米;丁姑山海拔200米以上。 区境西北濒临长江,东、北、西南三面环湖,有金水贯串其间,形成江湖环抱之势;又因全县地势南北狭长而东西倾斜,水系呈离心扇形。按自然出江口划分:金水出金口入江,梁子湖水出樊口,汤逊湖水出武泰闸。这三个水系包括许多港汊、塘堰和湖泊。水域面积106.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35.5%。[4] 气候江夏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酷暑严冬时间短,无霜期长。 人口根据武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江夏区常住人口为974715人[5],占全市总人口的7.91%,10年新增加329880人,人口增幅位列全市第四,全区常住人口即将突破100万。 行政区划
經濟發展2010年,江夏區全區經濟總值(GDP)227億元,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長15.5%;全區財政收入42.74億元,是2005年的5.3倍,年均增長39.6%。在湖北省80縣(市區)經濟發展綜合評比中,通過在经济总量、人均、速度、后劲等6大类共25个小项指标中的量化考核,以百分之78.4分排名第一。這也是江夏區連續三年(2008年~2010年)在湖北省縣域經濟綜合測評中排名第一[8]。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继烟台东岳、沈阳北盛之后,将第三个生产基地设置于武汉江夏区。 名胜古迹龙泉山风景区(樊哙墓,明楚昭王朱桢陵(朱楨(明朝宗室)))、明朝矶驳岸、中山舰陈列馆 历史名人
风味特产参考文献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北省撤销武昌县设立武汉市江夏区的批复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