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4′20″N 120°32′31″E / 30.40556°N 120.54194°E / 30.40556; 120.54194
海神庙,当地俗称庙宫,位于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是祭祀“浙海之神”的敕建祠庙。始建成于清雍正九年(1731),占地四十亩,有中、东、西三路,历经战乱破坏,现只存中路,占地约九亩。2001年,与盐官海塘一同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钱塘江潮差大,河床平缓,河口呈喇叭状,形成波涛汹涌的涌潮现象,尤以海宁盐官一带为最。为保障人口稠密、经济富庶的杭、嘉、湖等地免受潮水倒灌之侵袭,历代政府重视在钱塘江北岸修筑海塘。[1][2]:23
清雍正二年(1724),钱塘江海塘溃堤,雍正帝下令修缮工程,并要求沿海居民敬神。雍正七年(1729),钱塘江潮汛一度紧急,最终转危为安,雍正帝于是敕封“宁民显佑浙海之神”,拨白银十万两,命李卫在盐官主持建造海神庙。庙宇建于海宁城墙春熙门内,雍正八年(1730)春动工,九年(1731)冬告成。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东道院为杭州府东海防同知署。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大量建筑毁于兵灾,仅存大门外东西石牌坊、院内台阶、石柱及御碑亭。同治十二年(1873)浙江巡抚杨昌濬大规模重建。[2]:20,181[3][4][5]
中华民国初年,东路改作中学校舍,西路为塘工局使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建筑受到严重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用作粮油备战仓库,1982年后移交文化部门管理。1990年起进行多番维修和重建,至1999年完工。[3][4]
建筑
海神庙最初建造时占地四十亩,有中、东、西三路。中路中轴线建有歌舞楼(戏楼,三间)、庆成桥、大门(三间,门外有东西石牌坊,东坊外题额“保厘东海”、内题额“雨阳时若”,西坊外题额“作镇南邦”,内题额“仁智长宁”)、仪门(三间,门前左钟楼、右鼓楼)、大殿(五间,加上围廊为七间,殿前有左右配殿各三间)、御碑亭和寝殿(殿前有左右配殿,与寝殿的规模均不详);西路布置风神殿、高轩、水仙阁等;东路建有斋宿厅、天后宫、道院等。同治年间重建中路戏台、大门、仪门、正殿及殿前左右配殿,其中仪门和正殿前左右配殿规模改为五间,寝殿及殿前东西配殿未重建,另在东路重建天后宫五间和道院,西路重建水仙阁三间和斋厅。建筑风格南北合璧,遵循官式规格,又融入江南本地手法。建筑材料大量使用汉白玉,乃通过大运河从别处运来。[6][2]:181[3][7][5]
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副阶周匝,门前有月台伸出,栏板、檐柱等使用汉白玉石料,殿内主祀浙海之神,配祀钱镠、伍子胥。东西配殿从祀张夏、晏戍仔等人神。御碑亭为八角重檐攒尖顶,上覆黄琉璃瓦,亭内有汉白玉石碑,正反两面分别镌刻雍正帝《御制浙江海神庙碑文》和乾隆帝《御制阅海塘记》。大门外两侧有汉白玉石狮,雕刻精美,有“江南第一狮”之称。[3][6][2]:181[4]
现存建筑只剩中路,占地约6000平方米(九亩)。南侧广场上建有戏台(复建)、水池(原为河道的一部分)、庆成桥、汉白玉牌坊。山墙内依次有大门、仪门(木构建筑复建)、东西配殿(复建)、大殿、御碑亭(木构建筑复建)。[3][4]
-
-
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二月测海宁县
清丈图局部。此时海神庙东路已用作中学校舍
-
1971年海神庙卫星航拍,此时已仅存中路三进建筑
-
南广场戏台(复建)
-
南广场水池两端汉白玉牌坊
-
南广场水池、庆成桥及大门
-
仪门(木构建筑复建)
-
东配殿(木构建筑复建)
-
大殿
-
大殿
-
大殿天花板及雍正帝御书匾额
-
御碑亭(木构建筑复建)
民间传说
盐官人将海神庙称为“庙宫”。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说:康熙帝本欲将皇位传给十四皇子胤祯,然而四皇子胤禛密谋将传位诏书中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从而继位,即雍正帝。胤祯为此愤恨而死[a],化成鬼魂,缠绕雍正不休。雍正只好许诺,为十四弟在号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也建一座皇宫,且“一日两朝”,胜过自己在北京紫禁城每天只有一朝,胤祯这才不再作祟。雍正将皇宫建在盐官[b],把“一日两朝”变成“一日两潮”,这就是海宁庙宫的由来。[8]
注释
- ^ 胤祯实际死于雍正帝死后二十年。
- ^ 自明朝初年至清朝中前期,海宁隶属于杭州。
参见
参考文献
- ^ 涌潮. 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二版.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000-7958-3.
- ^ 2.0 2.1 2.2 2.3 翟均廉 (编). 海塘录. 钱塘江文献集成 第2册. 杭州: 杭州出版社. 2014. ISBN 978-7-80758-204-5.
- ^ 3.0 3.1 3.2 3.3 3.4 黄滋. 浙江海宁海神庙及其维修设计. 纪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论文集. 杭州: 西泠印社. 1999: 264-273. ISBN 7-80517-437-7.
- ^ 4.0 4.1 4.2 4.3 海宁市政协文教卫体与文史委员会 (编). 海宁历史文化遗存.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68. ISBN 7-213-03424-3.
- ^ 5.0 5.1 《浙江巡抚杨昌濬为建复海神庙工程完竣恳恩颁给匾额以酬灵贶折子》(载《申报》1875年1月15日):“迨经兵燹,仅存四陛石柱,并御碑亭一所。左右石坊二座亦欹斜。因旧基宽大,全行兴办需费甚巨,委员勘估,拟请择要建复。……塘工局派委候补道戴盘候补知府李审言,督率委员绅士购料兴工,建复正殿五楹,左右配殿各五间,修廊六十间,大门三间,仪门五间,旗杆二枝,戏台一座。庙以东建天后宫五间,后建道士院并群房各三间。庙以西建水仙阁三楹,后建斋厅,并群房各三间。周围缭以土垣,内砌砖墙一道。共计工料银三万六千两,此外清基打墙及置造神龛、匾对、置器具,一切约银九千两,统共用银四万五千余两。于同治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动工,十三年六月二十九日完竣。”
- ^ 6.0 6.1 方观承(纂). 两浙海塘通志.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2: 233-234 [1751]. ISBN 978-7-80715-984-1.
敕建海神庙,在春熙门内,国朝雍正七年九月奉上谕(恭纪卷首)敕建,浙江总督李卫奏请委原任布政使张适、原任知府蒋杲、王坦监修,择海宁县治之东购买民地四十亩,启建正殿五楹,崇奉敕封宁民显佑浙海之神,以唐诚应武肃王钱镠、吴英卫公伍员配享,左右配殿各三楹,以越上大夫文种、汉忠烈公霍光、晋横山公周凯、唐潮王石瑰、昇平将军胡暹、宋宣灵王周雄、平浪侯捲帘使大将军曹春、护国宏佑公朱彝、广陵侯陆圭、静安公张夏、转运使判官黄恕、元平浪侯晏戍仔、护国佑民永固土地彭文骥、乌守忠、明宁江伯汤绍恩、茶槽土地陈旭从祀。周廻夹以修廊,中为甬道,前为仪门三楹,大门三楹,左钟楼,右鼓楼,门临河,承以石梁曰庆成桥,桥南歌舞楼三楹,缭以粉垣,辟左右为广衢,表以二石坊。殿后为重门,进内正中恭建御碑亭,敬勒圣制海神庙碑文。后为寝殿,上构岑楼,东西配殿。由正门之东启门而入为天后宫,前为斋宿厅,后为道院。正殿之西为风神殿,后有池有亭,池上为平桥,三折而度,内为高轩,为重门,后为水仙阁。规制崇闳,气象轩翥。经始于雍正八年三月,明年十有一月讫工。十一年正月钦颁御书福宁昭泰四字一幅,制额恭悬正殿,二月遣内大臣海望、直隶总督李卫告祭,乾隆四年六月钦颁御书清晏昭灵四字匾额,恭悬正殿。
- ^ 浙江省文物局 (编). 大运河遗产 上. 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丛书.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2: 116. ISBN 7-80715-818-2.
- ^ 陆殿奎 (编). 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 嘉兴市故事卷. 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1: 70-71. ISBN 7-5339-0408-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