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艺人街头艺人,指在私人場所为公众表演拿手绝活的艺人,包括在街头表演的音乐家、画家、行为艺术家等。街頭藝人的表演形式繁多,例如歌唱、舞蹈、偶戲、口技、默劇、乐器演奏,畫画,杂耍表演、說書等等。 在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有街头艺人的表演。 他们的表演又被称为街头艺术或街頭表演。 街頭藝人與傳統藝術表演者有別,後者如電影明星、電視演員、歌星、歌劇家等,會出現於室內場地。 而街頭藝人表演的場地是免費的,未必得到政府認許,經常會被以妨礙交通、製造噪音為由予以開罰;一些地方則採申請許可制,獲得許可的街頭藝人可在指定地點表演;另外特許區域則開放於特定地點及時間,不需申請許可也可表演才藝。 中国大陆上海2014年10月25日,上海開始頒發街頭藝人上崗証,允許街頭藝人合法化,首批8位獲得上崗街頭藝人在靜安嘉裡中心附近路段進行試演[1]。2021年10月9日,上海首批16位上海城市艺人获得授牌和证书[2]。 杭州2022年杭州街头艺人合法化。杭州市演艺协会还对街头艺人定期培训,学习相关知识和行业规范,使之成为正式的街头表演者。[3]据悉,截至2023年,杭州已布局200多个常态化街头演出点。[4] 厦门2004年12月27日,厦门鼓浪屿音乐厅公布了十位可以街头表演艺人的名单,并于次年1月1日正式开始演出。[5] 深圳2015年4月1日,深圳街头艺人被确认可以持证上岗。[6][7]6月23日,深圳首批68组街头艺人正式持证上岗。[8]截至2020年, 已经有603组街头艺人持证上岗。[9] 成都2018年起,街头艺人在成都合法化[10],并为表演者设置表演点位[11]。 泉州2021年,鲤城区文化馆为首批表演者颁发“鲤城区文化志愿者服务证”,并于5月1日持证上岗。[12] 广州2017年8月,首批23组街头艺人持证上岗。[13] 西安2012年,西安市政府法制办举办的《西安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立法听证会,意在促使街头艺人合法化。[14] 台灣現行制度目前街頭藝人是由各縣市文化局設置管理條例,以地方自治的方式進行,藝人到不同的縣市表演,要分別取得當地的執照。[15] 審查爭議改革意見2017年立法委員許智傑以廢除歌手證為例,認為證照箝制街頭藝人的營生與發展,建議文化部應該放寬管制或全面解除管制。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依據文化部藝發司的研議,各地方政府對管理街頭藝人有不同辦法與制度,但從文化部角度,也期待能將街頭藝人證照等議題,未來會納入與各地文化局長的會議討論。[19] 對於證照制度改革,有藝人贊成廢除證照,也有期待可以採取評等的方式使表演品質提升。[20] 香港在2018年8月,香港政府撤銷旺角行人專用區,該處是本地一個街頭表演的熱門場地. [21]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其下西九文化區的「街頭表演計劃」邀請經驗豐富的街頭藝人,使用區內的公共空間增添文化氣息。[22] 著名街頭藝人參考資料
相關外部鏈結Information related to 街头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