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福源
阮福源(越南语:Nguyễn Phúc Nguyên/阮福源,1563年8月16日—1635年11月19日)是越南的廣南阮主第二代领袖(1613年-1635年)。他在位期間,建立了柴棍。後來,阮福源拒絕向由鄭主扶植的後黎朝朝廷朝貢,從而導致了鄭阮紛爭的開始。 生平阮福源是阮潢的第六子。1585年,西洋海盜顯貴騷擾沿海一帶,被阮福源率軍擊退,因而阮福源受到父親阮潢的讚賞。[2]1602年為廣南營鎮守,以開拓這片土地。[3] 1613年阮潢病重,阮福源被召回順化。阮潢希望阮福源據守南方,與鄭氏抗衡。不久阮潢逝世,由他繼位,統治越南南方,尊稱統領水步諸營兼總內外平章軍國重事太保瑞郡公,黎帝封其鎮撫順化廣南二處,加太保郡公銜。阮福源繼承了父親的政策,拒絕屈從於由鄭松扶植的後黎朝朝廷的權威。其統轄的臣民稱他為「佛主」(越南语:Chúa Bụt/主仸),喃文又作「仕主」(越南语:Chúa Sãi/主仕),“仕”(Sãi)在越南語里是“僧、佛”的意思,“仕主”就是“佛主”。 約在1615年左右,阮福源允許葡萄牙商人建立商業港口費福(Faifo,今會安)。廣南國在這時候開始從葡萄牙人手中購買歐洲的先進大炮,同時學習歐洲船舶的設計方法,這些在後來的鄭阮紛爭中給了阮氏以巨大的幫助。隨著時光流逝,費福港成為了西南太平洋的一個重要貿易港口,許多中國人、日本人、歐洲人和東南亞人來到費福港進行貿易。為了與外國人貿易,阮氏支持發展種糖業。而此時因為明、清朝廷的海禁政策,許多日本商人繞過中國,來到越南。日本人為了獲得他們急需的中國絲綢和陶瓷製品,不得不來到費福港進行貿易。 1620年,阮福源的弟弟掌奇阮福洽、阮福澤與北方的鄭梉暗通書信,陰謀推翻阮福源。鄭梉派都督阮啓率五千人屯兵日麗海口為接應。但掌奇阮宣(阮河之子)平定了叛亂,將二人擒獲並幽禁至死。阮啓得知事敗,率軍北歸。阮福源自此深恨鄭主,不再朝貢。 約在1620年左右,阮福源將女兒阮氏玉萬嫁給了柬埔寨國王吉·哲塔二世。作為聘禮,柬埔寨王於1623年允許越南人在波雷諾哥地區(柴棍)建立城鎮。這是自1471年黎聖宗滅占城以後,越南邊境再度向南擴張。1626年,阮福源派阮福和擊退了哀牢(今寮國)的進犯,乘勝入侵鎮寧地區(今寮國川壙省),以其地設置哀牢營。 1623年,北方的鄭主發生政變,鄭松在政變中死去,其子鄭梉、弟鄭杜爭奪主位。消息傳到南方,阮福源認為這是鄭松的報應。武將阮有鎰建議乘機北伐,但遭到阮福源的拒絕。阮福源派該隊阮福喬前去弔喪,實則暗探虛實。鄭梉之妻阮氏玉秀送密書給阮福源。不久之後,鄭梉奪取了主位。 1624年,鄭梉派工部尚書阮維時、內監潘文治來到順化,要求阮福源上繳地賦。在謀士陶維慈的勸說下,阮福源拒絕了鄭梉的要求,兩人被迫返回昇龍。 1626年,阮福源年老,退隱到福安(在今承天順化省廣田縣),一切政務先由總鎮阮福溪裁決,後由阮福源決斷。同年,鄭梉遣阮有本出使順化,再次敦促阮福源納貢;又派阮啓、阮名世屯兵河中(在今奇英縣)。阮福源再次拒絕,阮啓、阮名世便率兵南下,標誌著鄭阮紛爭的開始。 第一場戰役持續了四個月,阮福源擊退了御林軍,守住了富春(今順化)。御林軍北撤,以重整軍隊。 1629年,鄭梉為緩和南北關係,遣使晉封阮福源為節制順化廣南二處水步諸營兼總內外平章軍國重事太傅瑞國公,督促阮福源率師覲見黎帝,討伐高平莫氏。阮福源按照陶維慈的計謀,暫時接受了詔書。1630年,阮福源派陶維慈修建了長育壘(在今廣平省豐祿縣)以防守自己的領地。這對城牆位於𤅷江之南,從大海至叢山,最終建成之時綿延了11公里。城牆高達20英尺,上面設有許多歐式大炮,以防禦鄭主的進攻。 在完成了這些防禦工事之後,阮福源採納陶維慈的建議,寫了一首回覆鄭梉的詩:「矛而無腋,覔非見跡,愛落心腸,力來相敵」。他派遣文匡出使昇龍,送給鄭梉一個精美的盒子。鄭梉以為是貢品,欣然接受;直到文匡返回南方之後,鄭梉才發現了盒子底下的暗格,並在暗格裡發現了後黎朝皇帝給阮福源的冊封詔書以及阮福源的這首詩。馮克寬解讀了字謎,認為意思是「予不受勑」,暗示阮福源抗命之意。鄭梉大怒,派兵南下討伐。阮福源派出阮廷雄擊敗了鄭軍,奪取了北布政之地。翌年,陶維慈又修建了柴壘(在今廣平省洞海市),與長育壘相呼應。 德隆二年(1630年)十一月,阮福源的妃子阮氏佳逝世;不久阮福源屬意的長子阮福淇也逝世。次子阮福瀾、三子阮福渶都希望成為繼承人,但阮福源認為阮福渶驕縱,立阮福瀾為嗣。同年,陶維慈向阮福源引見了一位名士阮有進,此人後來成為阮主軍中的名將。 1633年,擔任廣南鎮守的阮福渶勾結鄭主,陰謀奪權。阮福渶希望阮福源任命自己為廣平鎮守,但阮福源心疑,拒絕了這個要求。鄭梉挾持黎神宗,親率御林軍再次南下,水路並進,屯兵日麗海口,試圖迂回包抄長育壘。鄭梉未能得到阮福渶的響應,反而在日麗海戰中被阮美勝、阮有鎰大敗,被迫轉入守勢。 鄭氏和阮氏的戰爭依舊持續著。阮福源所建立的兩個堡壘很好地保護了阮氏政權免受北方鄭氏的進攻。直到1774年,鄭氏才奪取了富春。 陽和元年十月十日(1635年11月19日),阮福源病重,遺命立阮福瀾為嗣,托孤於阮福溪。阮福源死後,初葬於廣田山,後改葬於海葛山,尊諡為大都統鎮南方總國政翼善綏猷瑞陽王(越南语:Đại Đô Thống Trấn Nam Phương Thống Quốc Chính Dực Thiện Tuy Du Thụy Dương Vương/大都統鎮南方總國政翼善綏猷瑞陽王)。景興五年四月十二日(1744年5月23日),阮世宗改諡為顯謨光烈溫恭明睿翼善綏猷孝文王(越南语:Hiển Mô Quang Liệt Ôn Cung Minh Duệ Dực Thiện Tuy Du Hiếu Văn Vương/顯謨光烈溫恭明睿翼善綏猷孝文王),上廟號為宣祖(越南语:Tuyên Tổ/宣祖)。 嘉隆五年六月初八日(1806年7月23日),他的後代阮福映追崇上他廟號熙宗(越南语:Huy Tông/熙宗),諡顯謨光烈溫恭明睿翼善綏猷孝文皇帝(越南语:Hiển Mô Quang Liệt Ôn Cung Minh Duệ Dực Thiện Tuy Du Hiếu Văn Hoàng Đế/顯謨光烈溫恭明睿翼善綏猷孝文皇帝),陵為長衍陵(越南语:Trường diễn Lăng/長衍陵)。 家族
妻室
子女阮福源有12子4女,收養1女。
相關條目腳註參考資料
延伸阅读[在维基数据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