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阴法唐

阴法唐(1922年7月),山东肥城县桃园镇张里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大校。1988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原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

生平

毕业于山东省立第三初级中学,后入学山东高级职业学校。抗战爆发后弃学,1938年5月参加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改编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担任营总支书记。1945年,任独立团政治处主任。国共内战期间,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第20旅第58团政治处主任、59团政委。1948年1月10日,包信集战斗,第20旅旅部带第58、第59团在包信集(今河南息县东北七十里包信镇)以南的小回庄一带宿营,上午10时许整编第10师先头部队与第20旅放出的班哨发生接触。吴忠当即令下属2个团做好交替掩护,于黄昏后向西转移。入夜,吴忠命令58团、59团分别放弃庄前庄后的两块阵地向西突围,左右翼防线上的两个团的第三营和旅部特务营担负后卫阻击,3个营交替掩护,梯次撤退。但胡琏早有预判,第20旅撤退才刚刚开始,整编11师就乘势攻入庄内,担负断后掩护任务的3个营抵挡不住,战斗中相互失去联系,无法形成梯次撤退,只得再次各自为战。吴忠急令第59团继续向西突围,第58团停击突围,返回救援断后的3个营。第58团团长郄晋武率部与3个营会合后,命令集中全团所有重火器编成10多个火力组,实施十分钟火力阻断,掩护部队撤退,十分钟后让火力组放弃重武器,轻装追赶部队。58团主力和担负后卫的3个营趁着这十分钟宝贵的时间,脱离了敌人,顺利地向南突了出去。59团先头的第2营一出小回庄就一头便扎进了整编第11师提前布好的口袋。59团突围第二梯队的第1营,反倒被敌挡在了包围圈之外,一营长郅福田马上改变计划,带领一营从反方向顺利地突了出来,迅速绕过村庄向西,随后转而向东寻找纵队主力,与整编第10师的一个营并道而行。一营副教导员李应正放弃对营部及第三连的指挥责任,只带着警卫排突围出去。失去指挥的营部和第三连虽各自为战,奋勇反击,但终究寡不敌众,损失殆尽。负责指挥第一、第二连的一营长郅福田,也没能突出重重合围。第一营400余人被包围歼灭,只有80余人逃出,郅福田营长重伤被俘押往漯河后拒降就义。晋冀鲁豫解放军接到中央军委《关于20旅包信集战斗失利的教训》的指示后,1月31日下达文件通报全野战军:

在反“清剿”斗争中,部队(首先是干部)必须要有充分的胜利信心、坚决的战斗意志……只要我们常常具有大胆与敌人战斗的勇气和斗志,有胜利把握就打,没有胜利把握就转移,本应是顺利的,否则,干部中存在右倾惧怕敌人的情绪。首先自己气势衰败,得过且过,这是得不到胜利,而且必然要吃亏的。五十九团这次恰恰就是这样……这次五十九团首长事前缺乏责任,处置失当,而还有少数干部,临危并未掌握部队,抗击敌人,或单身或带少数人逃命。实为解放军极端可耻行为。除由纵队严惩外,全军应引起警惕。任何疏忽大意所造成的不应有损失,都有负于人民,有负于党,有负于革命,或者是一种罪过

一纵政委苏振华指出该旅领导思想上的右倾:告诉你向西转移,为什么要往东走?要你们引开敌人,为什么反而向纵队主力靠拢?59团团长董正洪被撤职(1948年4月调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第33旅97团团长),阴法唐记大过兼任团长,1营副教导员李应正为全营成建制覆灭担负主要责任被判处死刑,罪名是“临阵逃脱”。1949年2月部队改编为第18军第52师时,任师副政委。随部队参见了昌都战役。和平解放西藏后,担任中共西藏江孜分工委书记兼江孜军分区政委。参与平定1959年藏区骚乱。1962年被调到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藏字四一九部队”)任政委,参加中印边境战争[1]。1963年,任西藏军区政治部主任。1971年,任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75年,任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78年,任济南军区副政委。1980年,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副政委兼西藏军区第一政委,并兼任西藏自治区政协主席,平定当地局势。1985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政委。1988年,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2]

1998年10月离休。

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著作

《从泰山到珠峰——阴法唐回忆录》,中国藏学出版社,2021年10月版。

家人

参考文献

  1. ^ 阴法唐讲述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凤凰网. [201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3). 
  2. ^ 徐剑. 阴法唐与青藏铁路. 环球视野. [201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0). 
  3. ^ 李国柱:“我的‘解放西藏’纪念章”,《中国西藏》,2011年第3期。
  4. ^ 李国柱:《一个女兵的西藏人生》,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ISBN 9787802532472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