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英語:Yalta Conference;俄语:Ялтин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羅馬化:Yaltinskaya konferentsiya),又稱克里米亞會議(英語:Crimea Conference),會議代号阿尔戈(英語:Argonaut)。会议的结果之一《雅尔塔协定》(英語:Yalta Accordance;俄语:Ялтинское соглашение,羅馬化:Yaltinskoye soglasheniye),又称《雅爾達密約》,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領袖——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苏共中央总书记兼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大林於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期间,在苏联克里米亚南部城市雅尔塔里瓦幾亞宫内举行之一次首脑会议。这次会议,制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方針,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局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德黑兰会议后,第二次同盟國首脑会议,惟結論在1945年7至8月之波茨坦会议就有争议。許多人批评此次會議,使蘇聯及各國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东欧以及亞洲許多國家,主要是會中羅斯福以及邱吉爾都未尊重战时被佔領国家之期望,將被苏联“解放”之国家先交由聯合國代管[註 1]。此外,為爭取蘇聯對日本宣戰,包括帮助远在中国西南与日军僵持的中国从日本关东军手中夺取满洲国,會中部份內容“侵犯”中國權益甚大。會议的3份文件中,“雅尔塔协定”当时没有立即公布,其他国家並不知情,故有“雅爾達密約”之稱。 1944年6月,随着诺曼底登陆,盟军在德国西线展开大规模反攻,第三帝国已无力回天;而1944年4月至12月,日军贯穿中国大陆的一号作战却取得有效战果,攻占了能威胁日本本土的盟军战略轰炸机场。美英意识到以国军的战力难以招架日军,希望苏军能在东亚大陆展开对日作战。 1945年2月,美英认为有必要和苏联商讨德国战败后对欧的权力分配问题,并商讨下一步对日作战。对欧洲大陆,希望苏军加强对德攻势,基本原则以谁攻克的地区战后由谁控制,辅以对重要地区相互交换。在远东,自1944年6月起,B29从中国起飞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无差别轰炸,但随着日军“一号作战”反扑,华东一带的机场被日军占领,此举迫使盟军采取跳岛战术,开始把对日作战的重点从海战转向陆战;1944年10月在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領導下,美军在菲律宾开展一系列登陆战,终于1945年2月4日,B29从菲律宾的机场起飞重开对日本本土的轰炸,但因航程过远筹载有限,李梅展开了烧夷弹战术试验,后来证明使用有限的弹量取得了更强的效果;此时东亚大陆的战况即显滞后,日军占领大片中国土地,对太平洋上美军的侧翼构成威胁;而满洲地区则透過滿洲國拥有大片土地,重工业设施,70万关东军尚未直接参战。因此美英在规划2月19日再次跳岛进攻硫磺岛以便将战略轰炸机场进一步推前的同时,希望苏联尽快转入对东北亚日军的进攻,打消日本依托东亚、东北亚,与盟国长期僵持并得以谈判的念头。 背景1944年7月1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致函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希望再次举行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斯大林回信表示,他要亲自指挥苏军对德作战,不可出席。1944年10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赴莫斯科会晤斯大林,英苏单独讨论欧洲和巴尔干问题。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丘吉尔与斯大林之会谈(史称第四次莫斯科会议)。1944年12月,哈里曼奉命拜会斯大林,询问苏联有关参加对日作战及参战条件等事项。1944年底,三国一致同意三国首脑再次会晤[1]。 在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三巨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温斯顿·丘吉尔和斯大林聚集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行宫里瓦幾亞宮)举行会议。這是二戰期間,繼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之後,盟國領袖的第二次重要會議。罗斯福去世後,再舉行波茨坦会议。 這次會議在蘇聯境內進行,是因為斯大林拒絕到黑海雅爾塔行宮以外開會。結果,丘吉爾和羅斯福必須再度遠涉重洋。 会前未邀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参加[2]。因羅斯福極度鄙視蔣介石的指揮能力,蔣介石又拒絕交出作戰指揮權,羅斯福為防中國戰線潰敗,必須犧牲中國權利換取史達林對日宣戰[3]。 概观三巨頭各自带来自己之議程。羅斯福希望遊說蘇聯終止與日本不作戰的協定、對日宣戰,並且支持盟國在太平洋作戰;邱吉爾希望斯大林在東歐戰後能放弃部分控制权,自由選出民主政府;斯大林則认为战争中苏联付出巨大代价,希望控制東歐,因為對蘇聯的戰略布局極重要。 還有,三方領袖尚須建立章程以管理戰後的德國。1943年,威廉·克里斯林·布利特之論點預告“紅色阿米巴變形蟲”正進入歐洲。1943年12月底時,戰線仍在蘇聯境內;到了1944年8月,蘇聯紅軍已經在波蘭及羅馬尼亞境內,且繼續向西前進[4]。會議進行時,格奧爾吉·朱可夫元帥之部隊已經到達柏林40英哩外地方,斯大林自信可在會議上採取強勢以爭取條件,而羅斯福則希望斯大林承諾蘇聯加入聯合國。
因此,斯大林清楚表達他對於波蘭的所求是沒有談判空間:蘇聯將從波蘭東部獲得領土,而波蘭將擴張西面領土作為補償。在這個要求下,波蘭西面數以百萬計的德國人將要離開。儘管建立了一個共產黨政府,斯大林答應波蘭會有自由選舉。1947年1月波蘭舉行選舉,結果在1949年,波蘭就成為社會主義國家。 会议伊始,罗斯福和丘吉尔即要求苏联在打败德国后也需加入对日作战;斯大林则表示苏日之间没有如同苏德间的巨大冲突,不愿单方面毁约,在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将于1946年4月到期之前对日发动进攻;罗斯福为此向属下表示焦虑。有人認為羅斯福要求蘇聯對日宣戰之焦慮是多余;事實上,斯大林很緊張能否一雪昔年日俄戰爭之失敗;他也想得回昔年損失之領土,並擴張蘇聯的影響力及於東亞。 不過,對於羅斯福是否有意讓紅軍登陸日本本土,就存在“爭議”。1945年,美军在2月雅尔塔会议后即在西太平洋开展2月硫磺岛战役、4月冲绳战役等一系列夺岛战,遭遇日军强烈抵抗,伤亡惨重,美军与日军伤亡比从菲律宾的1:5升至冲绳的1:2,预计进攻日本本岛,至少需付出伤亡美军百万,英军五十万的代价。罗斯福本人一直希望苏联亦出兵日本本岛,分担一部分伤亡代价,并焦慮蘇聯是否肯對日宣戰。且罗斯福同意了由苏联进攻柏林,以避免英美军队伤亡。1945年4月12日,在苏联进攻柏林的前4天,罗斯福去世。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全线出兵百万对日本宣战;与夺岛战遇到的下层日军强烈抵抗截然相反,日本上层在双重压力下于8月10日6时通过中立国瑞典、瑞士向盟国转达,在保证天皇地位的前提下有条件投降;后在未获答复的情况下于8月15日由昭和天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之快出乎盟国意外。 罗斯福的幕僚和继任者杜鲁门副总统,对羅斯福是否有意讓紅軍登陸日本本土,就存在“爭議”。原本有美国将领希望能以无差别战略轰炸迫使日本投降,从而避免登陆战的巨大伤亡;繼羅斯福之位的杜魯門,在日本投降后,更宣称使用原子彈即可結束戰爭;均希望避免紅軍攻進日本本土,使蘇聯無法如在德國般地瓜分日本的利益。 实际李梅于2月提出的烧夷弹战术,在日本则取得比在欧洲使用的高空轰炸更好的效果,造成的傷亡比後來的原子彈攻擊還要多。日本本土非但没有因B-29轰炸造成的伤亡退缩,甚至上下宣扬“举国玉碎”。同时各国民间对原子弹缺乏认识,日本自广岛受轰至无条件投降间隔仅9天,辐射后效尚未体现,原子弹造成的直接伤亡有限,直观上只是一个大炸弹。日本籍希望苏联中立,决心以满洲为依托,僵持、拒绝投降且最终迫使盟国与其谈判,使盟国無法如在德國般地瓜分日本的利益。 作为一个附带影响,俄國人並沒有因此解決當初日本南千岛群岛的主權問題至今。 會議重點
會議協議1945年2月11日《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協定》正式簽字:
會議達成的結果有:
就未来德国问题之处理,雅尔塔协议相当含糊,用词也為後來東西德分裂詮釋造就許多想像空間,亦有人認為這次會議為戰後冷战之濫觴。 這次會議的結果,就事後來看,永遠的改變了許多國家的命運(東歐諸國成为蘇聯衛星国、朝鮮半島南北分裂、外蒙古獨立和中国國共内戰等),也懸留許多問题至今尚未解決。 后果雅尔塔会议是二战欧洲战事结束前及罗斯福总统去世前,最后一次的重要会议。東歐大部分地區的納粹軍隊已被紅軍消滅了,所以斯大林有條件和美英談判,結果蘇聯在東歐得到一個夢寐以求之緩衝區。過程中,一些小國利益因為要保持盟軍內部穩定而被犧牲,蘇聯繼續統治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 雅尔塔会议促使苏联对满洲关东军发动进攻,而苏联曾承认满洲国,将满洲作为独立的敌对国看待,随后中華民國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苏联击败关东军后退出满洲为条件,允诺外蒙古在战后进行公民投票以决定其前途。最后在苏联和中华民国监视下,公民投票赞成独立。1946年1月,中華民國政府通知库伦方面,同意其独立;1947年7月28日,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徐淑希在联合国安理會发表演說,指責蒙古人民共和国軍隊入侵中國新疆,反對外蒙古加入聯合國[6]。1955年12月13日,中华民国代表在安理會否決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理由是「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7][8][9][10]1961年在美国和苏联的压力下,中華民國最終不得不在缺席的情況下讓蒙古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 另一方面,雅爾達會議更造成了今日的領土、領海問題。邱吉爾、羅斯福為了要讓蘇聯參戰,同意了史達林的要求:「南庫頁半島、北方四島和部分的阿留申群島歸蘇聯所有,不得異議,蘇聯便參戰。」在苏联参战之后美英又有部分反悔,造成了今日的北方四島和靠近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幾個離島的經濟海域、荷蘭港外圍的海底資源探勘等地的諸多國際問題。 經此會議後。蘇聯即对日宣戰促成五日后日本投降,並一次性出动89個師包括1,500,000人、3,704輛坦克、1,852具自走炮、85,819部車輛及3,721架飛機進攻日本關東軍控制下的滿洲國。引发了其后的苏联占领滿州及国共争夺接收滿洲(今中國東北地區)问题。 参考文献引用
来源
外部链接
注释参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