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0自走炮 类型 自走炮 原产地 美国 服役期间 1961年- 使用方 美國 、其他参与战争/衝突 越戰 、波斯灣戰爭 研发日期 1956~1961 生产日期 1961~1983 制造数量 1023(A2型) 重量 28.35 噸 长度 車體:6.46米 連主炮:10.732米 槍管 长度7.51公尺(37倍徑 ) 宽度 3.15米 高度 3.145米 操作人数 車載:5人 火炮運作:13人 炮彈 M106榴彈、M650火箭推進榴彈、 M106練習彈、M404榴彈、 M422戰術核炮彈、M426子母彈、 M509榴彈、M753戰術核炮彈 口徑 203公釐 射击仰角 -2度~+65度 回旋角度 左右30度 射速 2發/分 有效射程 24,000公尺 最大射程 29,100公尺(使用火箭推進榴彈) 瞄具 M115週視鏡 N116C肘形鏡 装甲 13公釐 主武器 203毫米M2/M201A1/M201A2加農炮 发动机 底特律柴油8V-71T二行程液冷增壓柴油引擎 405匹馬力/2300轉 功率/重量 14.3匹馬力/噸 变速 艾利森XTG-411-2A液壓自動變速機,前進4檔,後退2檔 悬挂 扭力桿 燃料容量 980公升 作战范围 523公里 速度 54.7公里/小時
M110自走炮 (英語:M110 203mm self-propelled gun )是美國 生產的履帶式自走炮 系列之一,也是戰後美國製造的自走炮中裝載火炮口徑最大的一款。
簡介
M110的開發時間於1956年1月開始,為取代當時服役中的M55自走炮 及上面所搭載的M115榴彈炮 [ 1] 。由於當時美軍的共通化需求,因此與M107自走炮 採用了共通底盤,原型車T236於1958年完成。但因為美軍當時同時進行柴油引擎化作業,因此原型車進行了引擎改造,此項作業隔年完成並進行測試,於1961年正式以M110的編號投入量產。
除了主炮以外,M110與M107結構大致相同,為了要符合空運需求也嚴格限制了此型自走炮的重量;車殼只有13公釐厚的鋁合金裝甲,只能防禦5.56公厘等級的步槍彈。並使用開放式炮塔,砲車移動時只有車組3位乘員,炮班跟隨彈藥運輸車移動,主炮配備液壓動力的半自動裝彈機,可讓炮彈從放置狀態以機械力移動到裝填處,再以人力將炮彈送入炮膛內。彈藥運輸車部分則因應各國需求各自開發,美軍則使用同樣以M-113底盤為基礎研製的M548彈藥運輸車 協同作戰,彈藥運輸車上搭載30發炮彈。
M110服役時,在美軍中是以連級規模編制在師級單位下;或是採獨立營的編組隸屬於砲兵指揮部,其彈藥選項中包含W33核子彈 、1981年更換為W79弹头 ,作為野戰炮兵核子打擊的主力。由於科技更新,155公釐榴彈炮 的射程已追上203公釐的範圍,而戰術核彈的需求不復存在;而重裝備、大口徑彈藥需要更多資源進行運作,但是卻沒有比較好的投射火力噸位。簡單比較來說,在改良炮身以後,M109A6自走砲的射程與M110A2相仿,且有M549A1火箭推進榴彈攻擊30公里外的目標,但是M109A6一分鐘最快射速可達6發,大約可投射出總重量250公斤的砲彈;但是M110A2使用的M650火箭推進榴彈只有91公斤重,平均每分鐘1.5發投射的火力只有150公斤。無論是射擊效率、涵蓋火力面、人力需求都不如改良過後的的155公厘自走砲。所以各國的M110在1990年代後大半退役,由新型155公釐自走炮取代,而美國將這些退役的M110炮管改造為GBU-28 碉堡剋星炸彈。
構型
M110(原型車名稱T236E1) :1961年開始服役的第一種M110,生產750輛。
搭載25倍徑203公釐M2A2式榴彈炮 ,搭配新設計的M158炮架。由於此榴彈炮為二戰產品,因此僅能使用標準榴彈(射程17000公尺),因此有射程嚴重不足的缺點(當時蘇聯 大量裝備的122公釐D-30榴彈砲 標準射程21公里),隨後這批M110都改造為A1或是A2型,除了美國陸軍以外,西方國家也有部分採用。
M110A1 :1976年開始服役,由M107改裝而成,最初稱M110E2 。
搭載新製作的37倍徑203公釐M201式榴彈炮以及新型裝藥,搭配8號裝藥射程21000公尺[ 2] ,運用彈性大幅度提升,除了武裝變更以外車體也進行了部份設計更動以提升可靠性。
M110A2 :1978年開始服役,除了以M107以及M110A1改裝,美國在1978財年另斥資1.093億美元生產209輛新造車,服役總數超過1023輛。
搭載安裝炮口退制器的M201A1式榴彈炮,炮身壽命達1萬發[ 3] ;可使用火箭推進的9號裝藥。因為採用新炮管,使用8號裝藥搭配標準的M106榴彈 時射程可達22,900公尺,M650火箭推進榴彈則可達30,000公尺。火炮射速前三分鐘可達每分鐘1.5發,但持續射擊狀態只能維持2分鐘1發的速度。M110A2除了美國陸軍以外有9個海外使用國,後其長程火力投射地位被MLRS 取代而逐漸退役。
中華民國陸軍用
日本陸上自衛隊用
美軍M110砲兵營由海運輸送
用戶
現役
巴林 :1994-1996年服役,分別是1994年向荷蘭採購13輛退役的M110A2,1996年向美國採購25輛退役的M110A2,目前僅剩13輛服役。
希腊 :目前裝備145輛M110A2。
土耳其 :目前裝備219輛M110A2,將預定由T-155風暴式自走炮 取代。
摩洛哥 :採用60輛M110A2。
中華民國 :採用M110A2,1981年(民國70年)購買M110A2,總共採購了75輛 [ 4] ,建案名稱「陸精三號」,與CM-24 彈藥補給裝甲車搭配使用,目前部署在中部陸軍第十軍團直屬五八砲指部、北部陸軍第六軍團直屬二一砲指部與南部陸軍第八軍團四三砲指部,為軍團 級野戰砲兵建制。
巴基斯坦 :目前裝備60輛M110A2。
埃及 :目前裝備144輛M110A2。
退役
美国 :1994年退役。
比利时 :比利時陸軍1972年採購11輛M110,後升級為M110A2,編制於第20砲兵團,駐地西德。1993年退役。
英国 :英國陸軍 採用M110A2,主要任務為核武共享政策下充當戰術核彈射擊平台使用,這批M110A2參與了波斯灣戰爭 ,之後被AS-90自走炮 取代。
西班牙 :36輛M110A2,1988年購入12輛,1993年美國陸軍 因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 撤裁駐歐洲部隊時移交24輛,全數在2009年2月退役。
德国 :1964年基於核武共享政策,西德陸軍自美國購買80輛M110,同時也購買了150輛M107自走砲;在1985年這兩種車型統一升級為M110A2,於1993年退役。
大韓民國 :同時裝備M110與M110A2,部署於軍級炮兵支援單位,2004年時至少有99輛服役中,2010年前後退役並由M270多管火箭系統 取代。
義大利 :採用M110,1980年代末期原本預定提昇為M110A2,但評估後不合效益因而汰除。
以色列 :1973年因贖罪日戰爭 自美國軍援取得36輛M110A2,於1990年代退役。
日本 :1983年美國授權生產,由小松製作所 與日本製鋼所 合作生產車身以及炮體,總共生產了91輛M110A2,與87式砲兵彈藥車 搭配使用。2023年剩下北海道第4砲兵團第104砲兵營約10輛M110A2服役。2024年3月該營解散,M110完全除役。[ 5]
參考連結
^ "U.S Army Field Artillery, Weapons and Equipment", Fort Still Oklahoma 1972, S. 9
^ "Jane's Weapon Systems 1979-1980"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1979, P. 399
^ US Army Field Artillery School: "Field Artillery Cannon Weapons Systems and Ammunition Handbook", Fort Stills - Oklahoma, Dezember 1981, Seiten 8-19 und 8-20
^ 國軍裝甲兵發展史,頁575,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4年
^ 昭和の名戦車「74式戦車」ついに完全引退! 2024年3月をもって本州から戦車部隊が消滅【自衛隊新戦力図鑑】 . Motor-Fan CAR. [17 April 2024] .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