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58 120毫米坦克炮
M58 120毫米坦克炮(英語:120mm Gun M58)是一款美国于冷战初期研发的120毫米线膛坦克炮,主要安装在M103重型坦克上。英国授权生产的版本称为皇家兵工廠L1戰車炮(英語:Royal Ordnance L1),装备在征服者重型坦克上。法國從1945年起開始尋求引進國外120毫米戰車炮 ,美國的T53戰車炮與英國的QF4.7英寸戰車炮均在候選之列。1950年,法國以T123為藍本自行研製了一款120毫米炮,編號為D.1203(帶炮口制退器型稱為D.1203F,F為Frein de bouche,即「炮口制退器」),由勒阿弗爾機械廠負責生產。D.1203為兩段式炮管,取消了M58的排煙器,而彈道特性及彈藥等均與M58一致,D.1203坦克炮裝備在AMX-50福熙重型驅逐戰車及前兩輛AMX-50-120重型坦克上,後者帶自動裝彈機,可快速發射彈艙內6發彈藥。1954年,法國為AMX-50 B重型坦克安裝了D.1203的改進型,炮管改為一體式,長度增加至65倍徑,新型的T.O.B.(Tourelle Oscillante B,「B型搖擺炮塔」) 120炮塔將彈艙容量增加至19發,但D.1203隨著AMX-50的下馬無疾而終。儘管已被105毫米M68線膛炮和120毫米M256滑膛炮取代,但M58戰車炮至今仍是美国批量裝備過炮管最長、重量最重與炮口動能最大的戰車炮[1]。 研发历史M58坦克炮的开发可追溯至二战末期。1945年初,美國陸軍軍械部注意到120毫米M1高射炮的反坦克价值,开始研究将其改造为坦克炮的可行性。新型坦克炮被命名为T53 120毫米坦克炮,在两辆T30重型坦克上进行了装车试验,即T34重型坦克。研究表明,T53坦克炮的穿甲能力优于T29重型坦克使用的105毫米T5E1坦克炮以及T30重型坦克使用的155毫米T7坦克炮。由于二战结束,T53坦克炮和T34重型坦克未能定型投产,但为日后重型坦克的设计打下了基础。 1948年,世界局势日趋紧张,为了应对苏联IS-3重型戰車的威胁,美国战争军备委员会提出了现代化重型戰車的设计指标,要求在新型T43(日后的M103)重型坦克上装备120毫米坦克炮。1950年2月,美國陸軍軍械部批准以T53坦克炮为基础,继续发展轻量化的T122和T123坦克炮,其中T123坦克炮因为采用冷鍛技术,将最大膛压由T122的38,000psi提升至48,000psi[2],发射穿甲弹时初速相应由960米/秒提高至1006米/秒,被选为T43重型坦克的主武器。由于炮弹研制滞后,T123E1直到1956年2月25日才最终被正式定型为M58 120毫米坦克炮[3],此时克莱斯勒公司已生产该炮约300门左右。 设计特点M58坦克炮本质上是二战设计的改进型,口径120毫米,炮身长60倍径(7.2米),全重达2.85吨。炮管为单层结构,使用身管自紧工艺,内有42条膛线,缠距1:25。管壁采用镀铬加强[4],但由于膛压较高烧蚀严重,炮身寿命仍只有250发[4]。炮管前端有一段抽烟器,早期型在炮口两侧有导焰孔,很快因剧烈烧蚀便被取消[5]。为避免过长的炮管在越野过程中触地受损,在行军时必须将火炮固定于行军炮架,或抬升至最大仰角。M58缺少火炮稳定仪,无法在行进间精确射击,但考虑到北约重型坦克的主要任务是远程火力支援,这一缺陷并不明显。 使用国家M103重型坦克是M58坦克炮的主要载具,除了第一辆T43原型车使用T122外全部装备M58[6]。由于炮弹过于沉重,M103重型坦克为M58坦克炮配置了两名装填手:第一装填手将23千克重的弹头置于膛室,25千克重的药筒紧随其后;之后,第二装填手将弹头和药筒一口气连贯地推入炮膛,炮闩自动闭锁[7]。这一动作对装填手技术要求很高,如果发力不当,弹头和药筒间会存在间隙,无法发射,必须下车用清膛杆将炮弹顶出膛室。因此M103坦克的装填手多对自己的工作十分自豪[7]。借助两人的合作,M58的最大射速能达到5发/分。 M58还计划安装于两款替代T43的新型重型坦克上:一款是采用搖擺式炮塔的T57重型坦克。一门改进后的T123坦克炮(改称T179)固定于炮塔上半部,搭配旋转弹舱式自动装弹机,可快速发射8发弹药。另一款是T110重型坦克,也使用T123坦克炮(改称T204)。不久T43E1修缮项目取得成功,定型为M103重型坦克,T110和T57分别于1956年9月和1957年1月取消[8]。 M58有一款轻量改进型T123E6,将全重从2.85吨减轻至1.93吨。这款坦克炮和M41 90毫米坦克炮、90毫米T208E9滑膛炮、105毫米X15E8线膛炮、105毫米T254线膛炮(L7的美国修改版)共同参与了下一代中型坦克主武器的竞标,最终T254胜出,成为M68坦克炮,T123E6由于射速缓慢屈居第二[9][註 1]。此后50余年,美国主战坦克使用的全部是国外火炮的授权生产版,M58成为美国最后一代自主设计并批量列装的坦克炮。 1949年,英國陸軍决定将FV 201通用坦克改为重型坦克(即FV 214征服者坦克),同样装备120毫米线膛炮以对抗IS-3重型戰車[10]。当时英国工党政府正计划大幅削减国防预算,更倾向于采购国外现成的武器装备而非自行研发。1950年,英国政府不顾军方的反对,从美国获得了M58坦克炮的生产授权,命名为皇家兵工厂L1线膛炮。为了适配征服者的设计,皇家兵工廠对M58的设计进行了一些优化,包括[11]:
L1和M58坦克炮可共用弹药,但在现实中英國陸軍只使用自行研发的脫殼穿甲彈和碎甲彈[12],由于只有一名装填手,最大射速为4发/分。L1曾经是英军最强的坦克炮,部分性能甚至优于之后取代它的L11坦克炮[註 2] 。但由于庞大的体积对载具和射速的负面影响过于明显,当潜力更大的L7坦克炮和L11坦克炮出现后,L1便失去了存在意义。FV 4004康威和FV 214征服者坦克是唯二使用L1线膛炮的英国坦克。 法国从1945年起开始寻求引进国外120毫米坦克炮 ,美国的T53和英国的QF 4.7英寸炮均在候选之列。1950年,法国以T123为蓝本自行研制了一款120毫米炮[13],编号D.1203[14][註 3](带制退器型称为D.1203F,F为Frein de bouche,即“炮口制退器”),由勒阿弗尔机械厂负责生产。D.1203为两段式炮管,取消了M58的抽烟器,而弹道特性及弹药等均与M58一致[15]。D.1203坦克炮装备于AMX-50福熙重型坦克歼击车及前两辆AMX-50-120重型坦克,后者带自动装弹机,可快速发射弹舱内6发弹药。1954年,法国为AMX-50 B重型坦克安装了D.1203的改进型,炮身改为一体式,长度增加至65倍径,新型的T.O.B.(Tourelle Oscillante B,“B型搖擺炮塔”) 120炮塔将弹舱容量增加至19发[16]。D.1203随着AMX-50的下马无疾而终。
穿深表现![]() M58使用共五种分装式弹药:M358风帽穿甲弹(APBC)、M469翼稳高爆反坦克彈(HEAT-FS)、M356高爆弹(HE)、M357煙霧彈(WP)、以及M359E2训练弹(TPBC),英国则为L1研发了脫殼穿甲彈和碎甲彈,每一种全重都在40千克以上。
参考注释引用
文献
Information related to M58 120毫米坦克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