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
句容市是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镇江市西南部,北临长江,西接南京,是南京的东南门户,素有“南京新东郊、金陵御花园”之美誉,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一座集港口、工业、商贸、旅游为一体的新兴城市。市人民政府駐崇明街道。区域总面积为1,377.86平方公里。 句容于西汉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县,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江苏省最早建县的十三个文明古县之一,历史上长期为南京下辖县。199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成为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对外开放地区之一。 句容市是中国百强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草莓之乡、全国文明城市。 历史句容此名源於上古漢語音譯古越語。「句」通「勾」,為古代吳越地區常見的地名通名,本意為「族群」[2]。按古吳越語語序,專名「容」置於通名之後。「句容」類似於北方漢族地區的「容家莊」。 句容在北宋时期属于江南东路之江宁府(南宋时期改称建康府)管辖。明代属于南直隶应天府。清代属于江苏省江宁府。 国务院1995年4月6日批准撤销句容县,设立县级句容市,成为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对外开放地区之一。 行政区划华阳街道、崇明街道、黄梅街道、下蜀镇、白兔镇、边城镇、茅山镇、后白镇、郭庄镇、天王镇、宝华镇、句容经济开发区和茅山管委会。 人口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句容市常住人口为640000人,占镇江市的19.92%。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2.2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9.9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78%[4] 经济句容市2023年全年GDP为791.67亿元,较上年增长5.5%。 其中,第一产业产值58.3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348.53亿元;第三产业产值384.7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5%、5.3%、6.1%。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7.4:44.0:48.6。 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23236元,比上年增加5584元。[5]。 地理区域范围句容区域范围是北纬31°37′-32°12′,东经118°57′-119°22′。地处江苏省西南部,扬子江南岸,宁镇山脉中段和茅山丘陵交汇地区。是镇江市最西边的下辖市,总面积1385平方千米。西部毗邻南京市江宁区,西部和溧水区、江宁区、栖霞区,东部与镇江市丹徒区相邻,东南方和常州市金坛区及溧阳市相接。 虽然句容市全境位于长江以南,但辖区内长江河段长度仅长约4千米,位于下蜀镇境内。 地貌地质句容市地势以低山丘陵、平原为主。辖区南北环山,中部冲积平原,西部较低洼。句容市辖区内多为平原和丘陵。地形地处宁镇丘陵地区。境内海拔最高点是宁镇山脉的第二高峰大华山,峰顶海拔437.2米。 境内地质构造属于扬子古陆台褶带,月8亿年前的元古代震旦纪地区沉陷为海相,2.3亿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抬升为陆地,此段时间内沉积了不同地层,如石灰岩、白云岩、页岩、砂岩、砾岩及煤层等。 1.8亿年前的印支运动将原来水平层状岩石在南北向水平挤压作用下渐渐发生褶皱,产生强烈上升,形成宁镇山脉的雏形。燕山运动则加剧了这一结果,并形成扬子大断裂带,发育扬子江。 新生代第三纪时,本区地壳相对稳定,这期间地地表不断受侵蚀切割,逐渐形成低山丘陵地貌,原本水平的岩层产生了10°-20°的倾斜,从而形成秦淮河流域的河、溪、沟、涧。 新生代至今的新构造运动中,境内又发生多处玄武岩浆喷溢和间接性隆升,从而形成今天的地貌。 矿产境内探明矿藏有20多种。金属矿主要有钼、铜、金、银、铁、铝、锌;非金属矿主要有硫、磷、大理石、石灰石、红柱石等。 气候句容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盛行东南季风。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从而盛行东北季风。 句容市降水较丰富,年平均降水天数113.5天,降水量1099.3mm。夏季有伏旱和梅雨现象出现。
交通公路轨道交通铁路水运三国到南北朝时的破岗渎、上容渎水运曾一度繁荣,唐宋时的盐港(下蜀港)和元明时的龙潭水马驿因长江主泓道北迁,南岸由于淤涨而废弃;清代浚拓便民河,促使沿江水系水运复苏,而秦淮水系和太湖水系河道,因多数河床比降悬殊,坡陡流急,少数河床淤垫,通航困难。1978年大规模整治后,房家坝下游的10.2公里河段河底标高为4米,底宽13~15米,航闸控制水位7米,可通航吨级为20吨。[9] 旅游![]() ![]() 景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教育
监狱句容是江苏省监狱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包括句容监狱、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边城镇句路)、省第二未成年犯管教所(边城镇小茅山)、句东劳教所(石山头)、江苏省女子劳教所等[10]。 名人参考文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民政部关于江苏省撤销句容县设立句容市的批复
外部链接Information related to 句容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