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居士是漢語中对修行人的一類称谓,中華古稱居家不出仕之士,後爲道、佛、儒所用,泛指居家修行之士。 最初源自道家居家修行道士的簡稱:如正一斋醮道士称散居道士;有的道士娶有妻室,又称火居道士,俗称连家道;皆簡稱居士。 梵語居士的梵語為(梵語:gṛhapati,巴利語:gahapati,音译迦羅越、伽羅越,意思為長者、家長、居財之士、居家之士[1]:14)分为两众,男稱優婆塞(upāsaka),意譯為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善男子等;女稱優婆夷(upāsikā),意譯為近事女、近善女、近宿女、信女、清信女、善女人等[1]:23。後世漢傳佛教引入此概念,稱在家居士。 再有宋儒理學和明儒心學等形成過程中,多吸收了道家易理概念與本體論思想,順帶也引入了居士概念,流行于諸儒士互稱或自稱。 漢語释义“居士”字面意思是居住在家的人士,古時候是針對于出仕做官而言,云有德能之士不愿做官而隐居在家,这个用法据说起源於商、周之时[2]。後来也成为文人雅士的自称[3]。如以下在唐朝以前的古典文献中的用例:
道教“居士”被当做非出家的修道者的统称。 佛教传入中原後,也使用居士一词代指在家修佛者。 南宋以来,儒学也深受佛教影响,發展出宗教化的理学、心学,儒士大多略有通晓道理禅学,故也以居士自称。 道教居士
全真道(也稱全真教)北派自金代王重陽創始後即有出家制度延續至今。正一派的出家制度則先於全真教,並有多位歷代高道爲其代表人物,其中最著名者為成就天師的薩守堅。 道教信徒称爲信士(未皈依者)、清信士、善男信女等,受三归五戒後称居士,俗家弟子互相尊称师兄、师长、道友、道侣、同道、同参等。因与汉传佛教长期互相影响,两教称谓相似或相同。 出家者则称谓较多,一般尊称道长、仙长、道士、道姑(女性)、道人、道爷、真人(位列仙班者,义爲纯真无垢之仙人)、高道等,另有高真、高功、高士、大德、羽士、羽衣、羽人、羽客、黄冠(男性)、女冠(或女黄冠,女性)、乾道(男性)、坤道(女性)和道童(刚出家的年轻人)。根据全真、正一派别的不同,又有全真道士、正一道士的异称;全真斋醮道士称法师,正一斋醮道士称散居道士;有的道士娶有妻室,又称火居道士,俗称连家道;从事丧葬仪典者称乌头道士;全真还有炼师、嗣师(未受戒)、宗师(已受戒)、律师(方丈)、大师(司戒坛者)。 道观内主持事务者称住持[4]或方丈,是以理事房间(办公室)爲方丈长宽得此名;方丈以下的总管称监院;接待信众、宾客者称知客。 佛教居士
在佛教中,信徒分为出家众和在家众两大类。出家众爲僧人,即俗称的“和尚”。在家众即所有的學佛人士,最早音译爲迦羅越(梵語:gṛhapati,巴利語:gahapati),後以“居士”作为意译,以維摩詰居士最为有名[5]。居士又称白衣(和僧人袈裟衣相对)、善信等,男稱優婆塞(upāsaka),女稱優婆夷(upāsikā)。经论中有文如:
在《佛学大辞典》中,“迦羅越”的梵语作kulapati,据学者纪赟考证,这是错误的。实际上,kulapati由词根kula-(家族)和pati(主人)组成,义爲家长、族长,是乡族中的名望、长老、领导者的意思。而作为在家人的梵语、巴利语有多个来源,一者如在巴利语中,出家人爲anagārika或anagāriya,是在“在家人”(agārika、agāriya)前加上否定前缀(an-);二者如“迦羅越”(gṛhapati),本身强调了财力与地位。[6] 名士舉例唐朝號居士者甚眾,如: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道教居士);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佛教居士;因曾構石樓於香山,與香山寺僧結香火社,不食葷)。兩宋儒士亦多号居士,如:歐陽修號六一居士,蘇軾號東坡居士,陳慥號龍丘居士,陳舜俞號白牛居士,秦觀號淮海居士,陳師道號後山居士,張舜民號浮休居士,米芾號鹿門居士,周邦彥號清真居士,李清照號易安居士,辛棄疾號稼軒居士,張元幹號蘆川居士,蒲松齡號柳泉居士,張孝祥號於湖居士,劉克莊號後村居士,范成大號石湖居士等等。 由以上之例可發現居士之取名多取文士居所之地名、建築名,但也有例外。清雍正帝名為「胤禛」,自號「圓明居士」,又號「破塵居士」[7]。「圓明」二字為康熙帝賜,意謂「圓而入神,明而普照」,後來建築了「圓明園」。 中國當代知名藝術家張大千,別署大千居士。 參見參考
延伸阅读[在维基数据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