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铁路
粤海铁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湛江至徐聞,由塘口站引出至海安南站,在北港码头换乘海峡铁路轮渡,再在粤海铁路南港码头引入海口站,又经澄迈县、儋州市到达三亚站。全长345公里,与既有线叉河至三亚铁路接轨。是中国第一条跨海铁路轮渡。粤海铁路是世纪之交中国建设史上一项标志性工程,表明中国在建设跨海铁路上取得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填补了多项中国国内空白。粤海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跨海铁路,将对中国跨海铁路的建设、运营、管理,提供经验。 建设背景及历程海南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海南岛四面环海,闭塞的交通自古以来就始终成为制约海南经济发展的“瓶颈”。人们去海南岛旅游或是海南岛的特色产品运往内地,至今都是依赖飞机或汽车渡船的来往运输。海南岛与内地之间到仍没有一条安全、便捷、廉价和大运量的交通线。因此,迫切要求畅通铁路线的建成,打通海南岛连接内地的天然地理屏障,将海南的经济建设重新纳入中国统一发展战略中。在这种情况下,从粤海铁路被比喻成“海南岛生命线”,就不难看出其战略性作用和意义。[1]工程于1992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6年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总投资45亿元。[2]
概况粤海铁路分为三段线路:湛海线、琼州海峡铁路轮渡、海南西环铁路海叉段。 湛海线湛海线全长139.122千米,为国家Ⅱ级干线标准单线铁路。设计时速100千米。内燃牵引,预留电气化条件,信号系统为继电半自动闭塞,规划年输送能力货车1100万吨,客车8对。线路自黎湛线塘口站引出,设湛江西、雷州、龙门、徐闻、海安南五座车站。并于海安南南侧接入铁路轮渡北港轮渡站。1998年9月开工,2001年12月全线建成通车。 琼州海峡铁路轮渡琼州海峡铁路轮渡陆上建筑部分由南北两港组成,火车轮渡部分由四艘火车渡轮组成。南北两港于1998年开工,2002年建成。 港口码头设施铁路南港位于海口市秀英区新海乡,设有火车轮渡泊位和检修泊位各一座,并预留一座泊位,码头水深7.7米。铁路北港位于徐闻县海安镇四塘村,设有火车轮渡泊位和工作船舶泊位各一座,并预留一座泊位,码头水深7.4米。两港均配备铁路栈桥、轮渡客运站、汽车待渡场等设施。 火车轮渡粤海轮渡由“粤海铁1号”“粤海铁2号”“粤海铁3号”“粤海铁4号”四艘客滚船组成。四艘船舶均配备减摇系统和垂直撤离装置,并可满足8级风下安全航行停泊要求。火车甲板在空闲时/铁路货运列车未装满时可用于汽车滚装运输,而不允许铁路旅客列车/汽车同时处于火车甲板。 “粤海铁1号”/“粤海铁2号”由中国船舶工业第708所设计,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是中国大陸首次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火车渡船,为艉端开敞式。船体总长165.4米、宽22.6米、深15.0米、吃水5.6米、排水量12400吨,下层火车甲板设4股道,可载运40节铁路货车或18节旅客列车、上层甲板前半部为汽车甲板,可搭载50辆载重汽车,后半部分为旅客舱室,设有旅客客舱3间、贵宾室1间、软席室1间,定员1108人。 “粤海铁3号”/“粤海铁4号”由中船重工天津船舶工业公司建造,于2009年8月15日开始设计,2010年3月1日开工建造,分别于2010年12月30日和2011年5月26日建成并抵达海口。性能结构在原有船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外形上也有适度的变化。船体总长188米、宽23米、深15.3米、吃水5.6米、排水量16900吨。下层火车甲板设4股道,并在两舷及中间设有3个站台。可载运44节铁路货车或20节旅客列车。二层甲板为汽车甲板,可同时载13米长的载重汽车35辆和小汽车大约16辆。第三层为旅客甲板,设有旅客客舱、贵宾室等,定员1398人。 海南西环线海叉段海南西环线海叉段全长182.5千米,为国铁Ⅱ级单线线路。设计时速120千米。输运能力为1000万吨/年,客车9对。海叉线北起海口站,向西南经澄迈、临高、儋州至昌江县叉河站,与既有八石线铁路接轨。 改造计划为对接湛海客运专线建设工程,铁路轮渡南北港拟进行适应性改造,并计划新购置火车轮渡。 与其他铁路的连接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