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滕·施密特 (荷蘭語 :Maarten Schmidt ,1929年12月28日—2022年9月17日)[ 1] ,荷兰天文学家,第一个意识到射电源3C 273的光谱中无法证认的宽发射线,其实是高红移后的氢的巴尔末线和电离氧的谱线,从而成为“类星体 ”这一天体种类公认的发现者。
經歷
马尔滕·施密特生於荷蘭 格罗宁根 [ 2] 。施密特師從扬·奥尔特 ,並於1956年在莱顿天文台 獲得博士學位。
1959年他遷往美國並進入加州理工學院 任職。一開始他的研究是關於星系 動力學和質量分布的理論。在這個時期要注意的是,他提出了涉及在星際雲氣中恆星形成 率和星际物质 密度相關的施密特定律 [ 3] [ 4] 。接著他開始研究無線電波源的光譜。1963年他使用帕洛马山天文台 著名的200英寸的反射望遠鏡 確定一個可見光下的天體就是電波源3C 273 並研究其光譜。當這個外表像恆星的物體看起來距離地球相對較近,但 3C 273 的光譜卻出現高達 0.158 的紅移 ,代表這個物體距離銀河系 極遠,而且光度極高。施密特因此將 3C 273 稱為「類星體」("Quasi-Stellar Object" 或 "Quasar"),之後並發現了數千個類星體。
榮譽
獲獎
命名事物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1899年–1925年 1925年–1952年 1952年–1976年 1976年–2000年 2000年–现在
天体物理学奖
2008年 2010年 2012年 2014年 2016年 2018年 2020年 2022年
纳米科学奖
2008年 2010年 2012年 2014年 2016年 2018年 2020年 2022年
神经科学奖
2008年 2010年 2012年 2014年 2016年 2018年 2020年 2022年
1830年代 1860年代 1870年代 1880年代 1890年代 1900年代 1910年代 1920年代 1930年代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1880年代 1890年代 1900年代 1910年代 1920年代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1820年代 1830年代 1840年代 1850年代 1860年代 1870年代 1880年代 1890年代 1900年代 1910年代 1920年代 1930年代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1898–1900 1901–1925 1926–1950 1951–1975 1976–2000 2001–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