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级方程式赛季(英語:1950 Formula One season)是国际汽联一级方程式赛车的第4个赛季,也是首届国际汽联车手世界锦标赛,从5月13日开始并于9月3日结束,此外还有一些非锦标赛赛事。[1]锦标赛包括6场大奖赛,每场都在欧洲举办并对一级方程式赛车开放,此外还包括在美国汽车协会国家锦标赛规则下进行的印第安纳波利斯500。朱塞佩·法里纳战胜胡安·曼努埃尔·范吉奥和路易吉·法焦利赢得了车手冠军。[1]
车队及车手
以下为参加1950年国际汽联车手世界锦标赛的车队及车手。
车队
|
制造商
|
底盘
|
发动机
|
轮胎
|
车手
|
场次
|
阿尔法·罗密欧车队
|
阿尔法·罗密欧
|
158 159
|
阿尔法·罗密欧159 LBC 1.5 L8s
|
P
|
胡安·曼努埃尔·范吉奥
|
1–2, 4–7
|
朱塞佩·法里纳
|
1–2, 4–7
|
路易吉·法焦利
|
1–2, 4–7
|
雷吉·帕内尔
|
1
|
孔萨尔沃·萨内西
|
7
|
皮耶罗·塔鲁菲
|
7
|
安布罗西亚纳车队
|
玛莎拉蒂
|
4CLT-48 4CL
|
玛莎拉蒂4 CL 1.5 L4s
|
D
|
戴维·默里
|
1, 7
|
戴维·汉普希尔
|
1, 6
|
雷吉·帕内尔
|
6
|
T·A·S·O·马西森车队
|
ERA
|
E
|
ERA 1.5 L6s
|
D
|
莱斯利·约翰逊
|
1
|
彼得·沃克车队
|
ERA
|
E
|
ERA 1.5 L6s
|
D
|
彼得·沃克
|
1
|
托尼·罗尔特
|
1
|
乔·弗莱车队
|
玛莎拉蒂
|
玛莎拉蒂4CL
|
玛莎拉蒂4 CL 1.5 L4s
|
D
|
乔·弗莱
|
1
|
布赖恩·肖-泰勒
|
1
|
卡思·哈里森车队
|
ERA
|
B
|
ERA 1.5 L6s
|
D
|
卡思·哈里森
|
1–2, 7
|
鲍勃·杰拉德车队
|
ERA
|
B A
|
ERA 1.5 L6s
|
D
|
鲍勃·杰拉德
|
1–2
|
塔尔博-达拉克车队
|
塔尔博-拉戈
|
T26C-DA T26C
|
塔尔博23CV 4.5 L6
|
D
|
伊夫·吉罗-卡邦图
|
1, 4–6
|
路易·罗西耶
|
1, 4–6
|
菲利普·埃唐瑟兰
|
1, 5
|
欧仁·马丁
|
1, 4
|
皮埃尔·勒韦格
|
5–6
|
比利时车队
|
塔尔博-拉戈
|
T26C
|
塔尔博23CV 4.5 L6
|
D
|
约翰尼·克拉斯
|
1–2, 4–7
|
阿尔菲耶里·玛莎拉蒂车队
|
玛莎拉蒂
|
4CLT-48
|
玛莎拉蒂4 CL 1.5 L4s
|
P
|
路易·希龙
|
1–2, 4, 6–7
|
佛朗哥·罗尔
|
2, 6–7
|
恩里科·普拉特车队
|
玛莎拉蒂
|
4CLT-48
|
玛莎拉蒂4 CL 1.5 L4s
|
P
|
图洛·德格拉芬里德
|
1–2, 4, 7
|
B·披拉
|
1–2, 4, 7
|
乔·凯利车队
|
阿尔塔
|
GP
|
阿尔塔1.5 L4s
|
D
|
乔·凯利
|
1
|
杰弗里·克罗斯利车队
|
阿尔塔
|
GP
|
阿尔塔1.5 L4s
|
D
|
杰弗里·克罗斯利
|
1, 5
|
阿基莱·瓦尔齐车队
|
玛莎拉蒂
|
4CLT-48 4CLT-50 4CL
|
玛莎拉蒂4 CL 1.5 L4s
|
P
|
何塞·弗罗伊兰·冈萨雷斯
|
2, 6
|
阿尔弗雷多·皮安
|
2
|
内洛·帕加尼
|
4
|
托尼·布兰卡
|
4
|
霍谢尔车队
|
库珀-JAP
|
T12
|
JAP 1.1 V2
|
D
|
哈里·谢尔
|
2
|
戈尔迪尼车队
|
西姆卡-戈尔迪尼
|
T15
|
西姆卡-戈尔迪尼15C 1.5 L4s
|
E
|
罗贝尔·芒宗
|
2, 6–7
|
莫里斯·特兰蒂尼昂
|
2, 7
|
菲利普·埃唐瑟兰车队
|
塔尔博-拉戈
|
T26C T26C-DA
|
塔尔博23CV 4.5 L6
|
D
|
菲利普·埃唐瑟兰
|
2, 4, 6–7
|
欧仁·沙布
|
6
|
罗西耶车队
|
塔尔博-拉戈
|
T26C T26C-GS
|
塔尔博23CV 4.5 L6
|
D
|
路易·罗西耶
|
2, 7
|
亨利·卢沃
|
7
|
彼得·怀特黑德车队
|
法拉利
|
125
|
法拉利125 F1 1.5 V12s
|
D
P
|
彼得·怀特黑德
|
2, 6–7
|
法拉利车队
|
法拉利
|
125 166F2-50 275 375
|
法拉利125 F1 1.5 V12s 法拉利166 F2 2.0 V12 法拉利3.3 V12 法拉利375 F1 4.5 V12
|
P
|
路易吉·维洛雷西
|
2, 4–5
|
阿尔贝托·阿斯卡里
|
2, 4–5, 7
|
雷蒙·佐默
|
2, 4
|
多里诺·塞拉菲尼
|
7
|
米兰车队
|
玛莎拉蒂
|
4CLT-50
|
玛莎拉蒂4 CL 1.5 L4s
|
P
|
费利切·博内托
|
4
|
米兰-斯佩卢齐[2]
|
1[2]
|
斯佩卢齐1.5 L4s[2]
|
7
|
玛莎拉蒂-米兰
|
4CLT-50
|
米兰1.5 L4s
|
6
|
佛朗哥·科莫蒂
|
7
|
蓝色车队
|
塔尔博-拉戈
|
T26C
|
塔尔博23CV 4.5 L6
|
D
|
哈里·谢尔
|
4
|
雷蒙·佐默车队
|
塔尔博-拉戈
|
T26C T26C-GS
|
塔尔博23CV 4.5 L6
|
D
|
雷蒙·佐默
|
5–7
|
吕特蒂亚车队
|
塔尔博-拉戈
|
T26C-DA
|
塔尔博23CV 4.5 L6
|
D
|
欧仁·沙布
|
5
|
安东尼奥·布兰卡车队
|
玛莎拉蒂
|
4CL
|
玛莎拉蒂4 CL 1.5 L4s
|
P
|
托尼·布兰卡
|
5
|
夏尔·波齐车队
|
塔尔博-拉戈
|
T26C
|
塔尔博23CV 4.5 L6
|
D
|
夏尔·波齐
|
6
|
路易·罗西耶
|
6
|
克莱门特·比翁代蒂车队
|
法拉利-捷豹
|
166T
|
捷豹XK 3.4 L6
|
P
|
克莱门特·比翁代蒂
|
7
|
保罗·皮奇车队
|
玛莎拉蒂
|
4CLT-48
|
玛莎拉蒂4 CL 1.5 L4s
|
P
|
保罗·皮奇
|
7
|
居伊·迈雷斯车队
|
塔尔博-拉戈
|
T26C
|
塔尔博23CV 4.5 L6
|
D
|
居伊·迈雷斯
|
7
|
皮埃尔·勒韦格车队
|
塔尔博-拉戈
|
T26C
|
塔尔博23CV 4.5 L6
|
D
|
皮埃尔·勒韦格
|
7
|
分站成绩及积分榜
分站成绩
积分榜
|
圖例
|
顏色 |
結果
|
金色 |
冠軍
|
銀色 |
亞軍
|
銅色 |
季軍
|
綠色 |
積分區完賽
|
藍色
|
無積分完賽
|
無成績完賽(NC)
|
紫色 |
未完賽(Ret)
|
紅色
|
未獲參賽資格(DNQ)
|
未獲排位賽資格(DNPQ)
|
黑色 |
取消資格(DSQ)
|
白色
|
未起步(DNS)
|
賽事取消(C)
|
空白
|
未參加練習賽(DNP)
|
禁赛(EX)
|
未到達(DNA)
|
没有赛车(DNC)
|
在賽事開始前退出(WD)
|
|
- 斜体字表示最快圈速(获得1分)
- 粗体字表示杆位
- † 成绩由共用一辆车的多名车手共享
- 只有最好的四次成绩被算入锦标赛积分中。括号外的数字是锦标赛积分;括号内的数字是总积分。
非锦标赛成绩
以下是同样在1950年举办但没有被算入车手世界锦标赛的一级方程式比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