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HQ124 被歸類為具有潛在威脅 的阿登型 近地天體 ,直徑大約400米(1,300英尺),是一顆次公里級小行星 。它於2014年6月8日以3.25月球距離 (LD)掠過地球[ 8] 。它是由NEOWISE 於2014年4月23日發現的[ 2] 。依據估計,撞擊事件 的能量相當於2,000百萬噸 的TNT,並會創建一個5 km(3 mi)的撞擊坑 [ 9] 。新聞媒體 誤導性地將其昵稱為“野獸” [ 10] 。 2014 HQ124 以前在1952年曾經以近似的距離掠過地球[ 8] ,並且至少在2307年之前不會再次如此接近地球[ 11] 。 雷達 影像表明它可能是接觸聯星 [ 12] 。
軌道
2014 HQ124 繞太陽公轉的週期為9個月,距離為0.6-1.1AU (287天,半長軸 為0.85AU)。它的軌道相對於黃道 的離心率 為0.26,傾斜度 為26° [ 3] 。
2014年的接近
2014 HQ124 在2014年6月的雷達影像。
2014年6月6日,當這顆小行星在時鐘座 的南部時,亮度變到大約視星等 13.7[ 13] ,2014年6月8日,這顆小行星最接近地球的距離為3.25月球距離 時,穿過天球赤道 ,使其成為北半球 的天體。然而,它與太陽的距離,也就是離日度 大約是20° [ 13] ,因而在最接近地球的途中迷失在暮光 中。金石深太空網路 於2014年6月8日稍晚的時刻觀測了這顆小行星[ 14] ,當時小行星的距離在3.6到3.8月球距離之間[ 12] 。
2014 HQ124 軌道顯示高傾角和在2014年飛掠過地球飛
從地球上看到的2014 HQ124 在天空軌跡,帶有12小時運動標記
物理特性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 的NEOWISE 任務進行的調查,測量出 2014 HQ124 的直徑介於6999409000000000000♠ 0.409± 0.168 公里,和基於18.9的絕對星等 ,其表面的反照率 為6999291000000000000♠ 0.291± 0.216[ 6] [ 7] 。
金石的雷達觀測表明,該物體是細長的,形狀不規則,測量其長軸至少是370米(1,200英尺)。蘭斯·本納 懷疑它是一個接觸聯星 ,是由兩個物體合併組成的,形成一個具有瓣狀的小行星[ 12] 。
天文學家通過光度 的觀測以及隨後由{{|布萊恩·華納|Brian D. Warner}}的"可接近近地天體調查任務"(MANOS ,Mission Accessible Near-Earth Objects Survey)的"協作小行星光曲線連結",確定2014 HQ124 的自轉週期 至少為16小時[ 4] [ 5] 。雖然該物體的光譜類型 是未知的,但華納根據其高反照率假設它是S-型小行星 ,這是石質小行星的典型特徵[ 4] 。
相關事件
一般而言,每隔幾年就會有一個大小與2014 HQ124 相當的物體掠過地球附近一次[ 15] 。類似的事件,其它直徑超過100米的小行星已經或很快即將以小於4LD(地月距離)的距離掠過地球,包括: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1.0 1.1 1.2 2014 HQ124 . Minor Planet Center. [2020-03-08 ] .
^ 2.0 2.1 MPEC 2014-H67 : 2014 HQ124 . IAU Minor Planet Center . 2014-04-28 [2014-06-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6-06). (K14HC4Q)
^ 3.0 3.1 3.2 3.3 JPL Small-Body Database Browser: (2014 HQ124) (2018-05-27 last ob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 [2020-03-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9-07).
^ 4.0 4.1 4.2 4.3 LCDB Data for (2014+HQ124) . Asteroid Lightcurve Database (LCDB). [2020-03-08 ] .
^ 5.0 5.1 Thirouin, A.; Moskovitz, N.; Binzel, R. P.; Christensen, E.; DeMeo, F. E.; Person, M. J.; et al. The Mission Accessible Near-Earth Objects Survey (MANOS): First Photometric Result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December 2016, 152 (6): 163. Bibcode:2016AJ....152..163T . ISSN 0004-6256 . S2CID 54090944 . arXiv:1607.03517 . doi:10.3847/0004-6256/152/6/163 .
^ 6.0 6.1 Mainzer, A. K.; Bauer, J. M.; Cutri, R. M.; Grav, T.; Kramer, E. A.; Masiero, J. R.; et al. NEOWISE Diameters and Albedos V1.0. NASA Planetary Data System. June 2016: EAR-A-COMPIL-5-NEOWISEDIAM-V1.0. Bibcode:2016PDSS..247.....M .
^ 7.0 7.1 Asteroid 2014 HQ124 . Small Bodies Data Ferret. [2020-03-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9-07).
^ 8.0 8.1 JPL Close-Approach Data: (2014 HQ124) (last observation: 2014-06-10; arc : 48 days). [2014-06-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9-07).
^ Mike Wall. " Beast" Asteroid to Fly by Earth on Sunday . Scientific American . 2014-06-06 [2014-06-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6-07).
^ @AreciboRadar. For the record, we do not use nicknames to refer to asteroids. Anthropomorphizing nature is confusing and misleading. (推文). 2014-06-08 –通过Twitter .
^ This was the closest Earth encounter by the object until at least 2307. . Twitter: Michael Busch. 2014-06-10 [2014-06-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6-20).
^ 12.0 12.1 12.2 Dyches, Preston. Giant Telescopes Pair Up to Image Near-Earth Asteroid . JPL new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2014-06-12 [2014-06-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4-06-14).
^ 13.0 13.1 2014HQ124 Ephemerides for 4 June 2014 through 10 June 2014 . NEODyS (Near Earth Objects – Dynamic Site). [2014-06-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6-04).
^ Dr. Lance A. M. Benner . Goldstone Radar Observations Planning: 2014 HQ124 . NASA/JPL Asteroid Radar Research. 2014-05-30 [2014-06-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9-26).
^ Asteroid Discovered by NASA to Pass Earth Safely .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2014-06-06 [2014-06-0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1-11).
^ JPL Close-Approach Data: (2014 EG45) (last observation: 2014-04-04; arc : 24 days). [2014-06-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9-07).
^ JPL Close-Approach Data: 357439 (2004 BL86) (last observation: 2013-03-12; arc : 9.1 years). [2014-06-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07).
外部連結
主要議題 防禦 空間探測器 NEO 追踪組織 潛在威脅 電影/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