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4 类型 榴弹炮 原产地 美国 服役期间 1942–现在 使用方 见用户 参与战争/衝突 研发日期 1939–1941 生产商 岩石岛兵工厂 生产日期 1941–1953 (美国)[ 1] 制造数量 10,300 (美国)[ 1] 衍生型 无 重量 行军重: 5,800公斤(12,800磅) 战斗全重: 5,600公斤(12,300磅) 长度 行军长度: 7.315米(20英尺) 槍管 长度Bore: 3.564米(11英尺8英寸) L/23 整体: 3.79米(12英尺5英寸) L/24.5 宽度 行军宽度: 2.438米(8英尺) 高度 行军高度: 1.8米(5英尺11英寸) 操作人数 11 炮彈 分装弹,发射药包 口徑 155 mm(6.1英寸) 后膛 间断螺栓 後座力 液气式复进机 载具 开脚式大架 射击仰角 −2°/+63° 回旋角度 左或右 25° 射速 爆发射速: 4 rpm 持续射速: 40 rph 槍口初速 563 m/s 最大射程 14,600米(16,000 yd)
M114 155毫米 榴弹炮 (英語:114 155mm howitzer )是1942年投产的美国陆军 军属炮兵火力装备。1970年代被39倍径的M198 155毫米榴弹炮 取代。
开发
155毫米 M1920 榴弹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束后,成立了后被称做“韦斯特维尔特委员会”,旨在评估参战国的炮兵经验,并为美国陆军炮兵制定未来方向。委员会针对军级(重型野战)炮兵的结论是:理想的重型榴弹炮应具有至少16,000码(15公里)射程,并允许65°[ 2] 的仰角(与已有的许可制造法国施耐德1917式155毫米榴弹炮 的M-1918 155毫米榴弹炮射程11.5公里、仰角42°20'不同)。委员会还建议新型155毫米榴弹炮和新型4.7英寸(120毫米)火炮共用炮架,即使这会损害两种火炮的设计性能。
根据这一要求而产生的M1920炮架 是带有气动平衡器的开脚式大架,允许总水平射角60°[ 2] 。不幸的是,它在射击测试中“由于顶部炮架的持续故障而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 3] 1923-1925年,修改了设计,加强了顶部炮架,结果标准化为M1925。[ 3] 然而,它从未用钢建造,在对木制模型进行评估后,该项目被放弃。[ 3] 相反,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开发并制造了两辆新炮架,分别命名为T1和T1E1。[ 3] 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弹道(甚至可能相同的炮体),最大射程为16,390码(14.99公里),并在1930年代初接受测试。[ 3] 到1934年,美国陆军担心滑动轴承 和实心橡胶轮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速牵引要求。[ 4]
1939年研发重新开始,[ 5] 到1941年春,第一个样炮已准备好进行试射,并在通过测试后立即于1941年5月15日定型化为使用M1式炮架的M1式榴弹炮[ 6] 。该榴弹炮本身与旧型号的不同之处在于加长了20倍徑砲管和新的后膛机构。独一无二的是,它是1920年后美国入役的唯一“慢锥”(slow cone)断续螺栓机构。[ 5] 这意味着需要两个单独的运动来打开后膛,而“陡锥”(steep cone)机构的单个运动则同时旋转并缩回后膛。
1962年,M1A1被重新命名为M114。1940-1970年代装备美军步兵师炮兵和集团军炮兵旅,每师1个榴弹炮营18门。1970年代末被39倍径的M198式155毫米牵引榴弹炮取代。
炮架型号
该车架也被M1_4.5英寸加农炮 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经历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原型使用的Warner电制动器被M1A1使用的西屋 空气制动器取代。M1和M1A1炮架都使用了通过棘轮机构延伸的中轴发射基座。M1A2用螺旋千斤顶系统取代了棘轮,并修改了行军锁止装置。 M1A1E1炮架原本打算在丛林和泥泞地形中使用,并用自由轮履带式悬架取代了M1A1的车轮,但该项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后终止,未投入生产。使用低级合金钢T-9和T-10炮架项目因不再需要而被取消。1945年7月开始的T-16是一种使用高级钢材的可以减重的轻型炮架,战后继续进行,但似乎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5]
1960年代中期的型号是155毫米XM123和M123A1辅助推进榴弹炮。XM123由美国机器和铸造厂 生产,配备两台联合柴油机公司 生产的20马力风冷发动机,驾驶员座椅、方向盘和引导轮位于左侧大架上,使其在脱离驻锄时能够更快地就位。而XM123A1提供单个20马力发动机和电动转向。每次发射后,左侧大架上的额外重量都会使榴弹炮移位,需要重新复位,因此该项目被放弃。这一概念抄袭自1954年开发并供空降部队使用的苏联 85毫米SD-44辅助推进反坦克炮 。
岩石岛兵工厂博物馆 的中型辅助推进的XM123型155毫米榴弹炮的前视图。
岩石岛兵工厂博物馆 的中型辅助推进的XM123型155毫米榴弹炮的座椅和动力装置。
自行平台
该榴弹炮实验性地安装在M5轻型坦克 的加长底盘上。命名为155毫米T64式自行榴弹炮。在T64项目被放弃并转入T64E1型号项目时,基于M24霞飛坦克 坦克底盘建造了一台原型车。这最终被采用为M41自行榴弹炮 并在朝鲜战争 中发挥作用。[ 7]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陆军用封闭式炮塔的M44自行榴弹炮 取代了敞开式炮塔的M41自行榴弹炮 。
弹药
该炮的发射药为分装药包,最多可装7种不同的发射装药,从1(最小)到7(最大)。
俄克拉荷马州锡尔堡 的美国陆军野战炮兵博物馆的155毫米M-114榴弹炮。
M114 155mm 榴彈砲的炮閂開啟狀態
发射药[ 8]
型号
重量
药包
M3
2.69公斤(5 磅 15 oz)
基础装药和4个增加装药(1号至5号装药)
M4
6.29公斤(13 磅 14 oz)
基础装药和2个增加装药(5号至7号装药)
M4A1
6.31公斤(13 磅 15 oz)
基础装药和4个增加装药(3号至7号装药)
Mk I Dummy
3.63公斤(8磅)
基础装药和6个增加装药
M2 Dummy
3.34公斤(7 磅 6 oz)
基础装药和6个增加装药
下表中的炮口初速、射程和穿透力是针对完整M4A1发射药的全装药。
炮弹 [ 8] [ 9]
类别
型号
重量
装填
炮口初速
射程
高爆彈
M102高爆弹
43.13公斤(100磅)
TNT , 7.06公斤(15 磅 9 oz)
高爆彈
M107高爆弹
43公斤(90磅)
TNT , 6.86公斤(15 磅 2 oz)
564 m/s(1,850 ft/s)
14,955米(16,355 yd)
煙幕彈
FS M105 Shell
45.14公斤(100磅)
氯磺酸 中的三氧化硫 , 7.67公斤(16 磅 15 oz)
煙幕彈
WP M105 Shell
44.55公斤(100磅)
白磷弹 , 7.08公斤(15 磅 10 oz)
煙幕彈
FS M110 Shell
45.45公斤(100磅)
氯磺酸 中的三氧化硫 , 7.67公斤(16 磅 15 oz)
煙幕彈
WP M110 Shell
44.63公斤(100磅)
白磷弹 , 7.08公斤(15 磅 10 oz)
彩色煙幕彈
BE M116 Shell
39.21公斤(90磅)
混合烟幕制剂, 7.8公斤(17 磅 3 oz)
煙幕彈
HC BE M116 Shell
43.14公斤(100磅)
氯化锌 , 11.7公斤(25 磅 13 oz)
564 m/s(1,850 ft/s)
14,955米(16,355 yd)
生化彈
CNS M110 Shell
44.05公斤(100磅)
2-氯苯乙酮 , 6.26公斤(13 磅 13 oz)
生化彈
H M110 Shell
43.09公斤(90磅)
芥子气 , 5.02公斤(11 磅 1 oz)
564 m/s(1,850 ft/s)
14,972米(16,374 yd)
核炮彈
W48_(核砲彈)
54公斤(100磅)
Nuclear, 72 tonne of TNT(300 GJ) equivalent
564 m/s(1,850 ft/s)
14,972米(16,374 yd)
照明彈
M118照明弹
46.77公斤(100磅)
Illuminant candles, 4.02公斤(8 磅 14 oz)
训练弹
Dummy Mk I Projectile
-
-
-
训练弹
Dummy M7 Projectile
43.09公斤(90磅)
-
-
-
穿混凝土炮弹,穿深 毫米 [ 9]
弹药 \ 距离
0
914米(1,000 yd)
2,743米(3,000 yd)
4,572米(5,000 yd)
HE M107 Shell (着角 0°)
884 mm(2英尺11英寸)
792 mm(2英尺7英寸)
610 mm(2英尺)
488 mm(1英尺7英寸)
在各国采用不同测试方法,因此不可直接比较
使用國家
M114当前使用國家为蓝色,前使用國家为红色。
当前使用國家
阿富汗 : 24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已过时 ]
阿根廷 : 6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巴西 : 95 in the Army and 8 with the Marines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厄瓜多尔 : 12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薩爾瓦多 : 6
伊朗 : 70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约旦 : 18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老挝 : 12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黎巴嫩 : 18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利比亞 : donated by Turkey in 2020[ 18]
墨西哥
摩洛哥 : 20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緬甸 : 100 in service[ 21]
巴基斯坦 : 144 巴基斯坦陸軍 .[ 22]
秘魯 : 36 截至2021年 (2021-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 24]
菲律賓 : 12 as of 2022
葡萄牙 : 24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沙烏地阿拉伯 : 50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韩国 : 1951年9月大韓民國國軍 开始装备。朝鲜战争结束时拥有294门。1970年代仿制为KM114型榴弹炮。[ 1]
苏丹 : 12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土耳其控制的叙利亚国民军 : 2020年土耳其赠送[ 18]
中華民國 : 750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仿制生产T-65榴彈炮 。[ 30]
泰國 : 48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 In reserve
突尼西亞 : 12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土耳其 : 517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烏克蘭 : 2024年3月希腊援助70门
乌拉圭 : 8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委內瑞拉 : 12 截至2016年 (2016-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 ! ) [update]
越南
前使用國家
参见
参考文献
^ 1.0 1.1 1.2 Bak, Dongchan. Korean War : Weapons of the United Nations (PDF) . Republic of Korea: Ministry of Defense Institute for Military History. March 2021: 105–107 [2023-07-16 ] . ISBN 979-11-5598-079-8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22-09-20) (Korean) .
^ 2.0 2.1 B. P. Joyce, New "Four-Point-Seven" Guns The Field Artillery Journal (volume XII) 1922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3.0 3.1 3.2 3.3 3.4 https://tradocfcoeccafcoepfwprod.blob.core.usgovcloudapi.net/fires-bulletin-archive/1931/NOV_DEC_1931/NOV_DEC_1931_FULL_EDITION.pdf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pp. 30-32
^ Okla.), Field Artillery School (Fort Sill. Materiel (Weapons). . Printing plant, The Field artillery school. 1934-05-17 [2023-07-1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5-15) –通过Google Books.
^ 5.0 5.1 5.2 Hogg - Allied Artillery of World War II , p 68.
^ Center, Aberdeen Proving Ground (Md ) Ordna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ketches of the Ordna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in World War II. . Aberdeen Proving Ground. 1945-05-17 [2023-07-1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5-15) –通过Google Books.
^ Hunnicutt, p 337–339, 502。
^ 8.0 8.1 TM 9-1331B, 155mm Howitzer M1 and Mount M14 , p 205-219.
^ 9.0 9.1 Hunnicutt - Stuart: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Light Tank , p 502.
^ 18.0 18.1 Mitzer, Stijn; Oliemans, Joost. From Türkiye With Love: Tracking Turkish Military Donations . Oryx Blog. 2021-12-18 [2023-07-1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3-31).
^ Myanmar . [2014-11-2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4-11-29).
^ Pakistan Army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05-13).
^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IISS) . The Military Balance 2021. The Military Balance. 2021 (英语) .
^ 陈笏:《霹雳神火-中华民国火炮传奇》,云皓出版社,ISSN 0258-2341
^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Wiener, Friedrich. The armies of the NATO nations: Organization, concept of war, weapons and equipment. Truppendienst Handbooks Volume 3. Vienna: Herold Publishers. 1987: 494-495.
^ 杨双成:“威震上甘岭战役的炮兵第二群”,《百年潮》2020年第9期
^ 叶介甫:“上甘岭战役中的炮兵作战”,《档案时空》,2014年第7期,第4-7页。
^ 军事博物馆编辑研究室:“志愿军缴获的美制M1式155毫米榴弹炮 反戈一击的‘霹雳火’”,《解放军报》2020年10月23日第九版。
书目
外部链接
Information related to M114 155毫米榴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