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聚奎
李聚奎(1904年12月31日—1995年6月25日),原名李新喜,中国湖南安化县兰田(今属涟源)西坪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之一。 李聚奎参加平江起义,红军时期历任红五军排长、中队长、大队长,红三军第三纵队支队长,第九师二十七团团长、师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参谋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参谋长,抗日先遣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决死第一纵队副司令员、旅长兼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冀热辽军区参谋长,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执行处副处长,西满军区参谋长,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后勤学院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顾问。 生平早年经历幼年读过两年私塾,10岁起开始干农活。1926年,李加入国民革命军唐生智部工兵营,后随部参加北伐。1928年,李跟随彭德怀参加平江起义[1],任红五军十三师七团班长、排长,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任红五军中队长。红四军主力向赣南出击后,李聚奎随红五军留守井冈山,参加第三次反会剿作战。突围时,带领中队抢占有利地形坚守四昼夜,掩护五军主力顺利撤离。1929年夏,任五5军第四纵队八大队大队长。1930年1月,他随黄公略到永新,参加组建红六军,先后任第三纵队代理纵队长、第四大队大队长、红三军第9支队支队长、第9师27团团长。在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战争中,曾带领传令班乘夜间国军混乱之际,抓获100余俘虏[2]。 1931年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战争后,李聚奎历任红8师、红7师、红9师师长。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率红9师直插大龙坪,以极小代价全歼国军52师师部和1个团,俘师长李明[3]。1933年,中央红军整编后,任红一军团一师师长,参与历次反围剿战争,并荣获二等红星奖章。1934年,李聚奎参加长征,率红1师先后参加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和占领芦山城等战役战斗。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调任红四方面军红三十一军参谋长[4]。1936年,调任红九军参谋长,参与西路军作战。1937年2月,西路军失败后,只身一人千里行乞返回延安。 抗日战争与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386旅参谋长,赴山西参战[5]。参与长生口战斗、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1938年,李聚奎任129师青年抗日游击纵队政治委员,改造投奔八路军的段海洲部。后任鲁西北先遣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莘县战斗,在鲁西北开辟根据地。1940年,李聚奎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参与百团大战。1942年,决死队1纵队改称1旅,任旅长兼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参与沁源围困战[6]。1944年,李被调回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抗战胜利后,李聚奎任冀热辽军区参谋长,指挥古北口保卫战[7]。1946年1月,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执行处副处长,12月调东北。1947年初,任西满军区参谋长,参与三下江南战役和东北夏秋冬攻势作战。1948年4月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参与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参与组织四野南下的后勤保障工作[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中南军区副参谋长[9]。1950年7月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负责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勤工作。1952年,李奉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6月任院长。1955年7月,在大授衔前夕,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长[10]。1958年3月,李聚奎与余秋里对换职务,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方勤务部政治委员[11],7月被授予上将军衔。1966年4月,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后在“文化大革命”受迫害。1977年12月,李复出任后勤学院政委,1981年7月退休,任中央军委顾问兼中顾委委员。1989年,在六四事件中,李聚奎反对出动军队实行戒严[12]。 李聚奎是中共第七、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央军委委员,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1995年6月25日,李聚奎在北京去世[13]。相传,李是红拳高手,并曾前往少林寺学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