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余江教区
天主教餘江教區(拉丁語:Dioecesis Iüchiamensis)是天主教在中國東南江西省東部設立的一個教區,屬於江西教省。[1][2] 概況1946年4月11日,聖座在中國設立聖統制,餘江宗座代牧區升格為餘江教區,屬於江西教省。 1949年,餘江教區信徒人數為22,256人、62個堂區、52位司鐸(20位教區司鐸、32位修會司鐸)。[3]現時教區信徒人數約為80,000人。教區管轄江西省的鷹潭市、上饒市、景德鎮市和撫州市部分地區。教座位於江西省鷹潭市餘江縣的聖類斯主教座堂。[4]現任教區正權主教為彭衛照。 附屬事業現時,在教區內設有中學2所、小學10所、孤兒院1所、養老院2所、盲啞收容所1和診療所5個。 历史1885年8月28日,聖座把江西宗座代牧區一分為二,成立江西北境宗座代牧區及江西東境宗座代牧區。江西東境宗座代牧區由遣使會法國籍會士負責管理,教座設在撫州,管轄江西省撫州府、饒州府及廣信府等府,和安當主教出任首任宗座代牧。 1920年8月25日,聖座將江西東境宗座代牧區以教座所在地撫州,更名為撫州宗座代牧區,田烈諾主教繼續出任撫州宗座代牧。1921年6月1日,撫州宗座代牧區教座遷到餘江縣,且更名為余江宗座代牧區。 1932年11月29日,聖座從余江宗座代牧區劃出江西省的南部南城縣及部分地區,成立建昌府宗座監牧區,由聖高隆龐外方傳教會會士負責管理。 1946年4月11日,聖座宣佈在中國正式建立聖統制,將餘江宗座代牧區升格為餘江教區,屬於江西教省,光一幸主教出任教區正權主教。 1949年10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地區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開始針對天主教進行宗教迫害及打壓,教會已經無法正常功能。1951年,餘江縣人民政府在人民廣場召開萬人大會,控訴光一幸主教和另外二位美國籍神父,並將他們驅逐出境。其後,其他外籍傳教士先後被捕和驅逐出境,而需要由中國本地神父繼續管理教區內的教務。 1958年,,由中國政府控制的組織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未經聖座准許,擅自將南城教區併入余江教區,且自選自聖黃曙為余江教區主教。1966年至1979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教區內的所有宗教活動停止。1980年代初,教區逐步恢復宗教活動。1980年後,江西全省各教區合併為江西教區。[5]。 1988年,曾景牧獲教宗任命為余江教區正權主教,並於1990年由地下教會秘密晉牧,但中國政府一直未有承認。[6]2012年,曾景牧主教獲教宗准許榮休,並由彭衛照神父出任余江教區宗座署理。於2014年4月10日,彭衛照由地下教會秘密晉牧成為余江教區正權主教。 2017年,吉安北門天主堂被強佔,教友為維護教產,被當地政府動用的逾百身穿制服的城管打傷,導致多位八旬老教友流血入院。最後當局歸還教堂給教會;消息亦指當局願意就賠償談判,但有教友擔心不會談判成功。[7] 教堂及朝聖地余江圣类斯主教座堂 錦江聖類斯主教座堂又稱為錦江天主堂,位於城東沖虛山,於1919年至1922年期間興建,由美國舊金山聖瑪利教堂提供經費,1922年竣工。主教座堂所在地區佔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主要建築物有主教座堂、主教公署、主教府、大禮堂、培德女子中學等17幢建築物。大多建築物為磚木結構,羅馬建築風格為主的中西合璧建築,主教座堂長24米,寬13米,高12米,紅石石柱的哥特式建築。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破壞和佔用,1980年代進行修復。1987年12月,主教座堂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撫州聖若瑟堂 聖若瑟堂位於江西省撫州市文昌橋東的靈芝山路,建於1908年,1918年竣工。聖堂採用哥德式建築,共有六座塔樓,正面為鐘樓,整個建築用青磚、紅石、白麻石精工砌築而成。二戰抗日戰爭期間遭到日軍轟炸。1951年秋,美籍神父黃克愛被驅逐出境。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教堂內的祭台和聖像全部被砸。聖堂先後被工廠和學校佔用,建築嚴重損壞。1985年至1987年期間進行修復。1987年12月8日,舉行隆重的復堂儀式。 歷任主教江西東境宗座代牧撫州宗座代牧
餘江宗座代牧
餘江主教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