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宣化教区
天主教宣化教区(拉丁語:Dioecesis Siüenhoavensis)是天主教在中国河北省建立的一个教区,1982年起中國天主教官方教會將其改名為「張家口教區」,但未獲聖座承認。目前教区分为蔚县,下花园及宣化三片进行管理。 历史1688年-1900年1688年,法国耶稣会会士张诚首先到达宣化传教。1699年,法国耶稣会会士巴多明在宣化修建第一座天主堂。 18世纪初,陆续来华的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巴黎外方传教会和遣使会的神父不赞成耶稣会神父允许祭祖敬孔的做法,促使教宗格肋孟十一世于1704年宣布了祭祖禁令,而康熙帝要求所有在中国的传教士必须领印票,声明遵守利玛窦的成规,这样导致了所谓“礼仪之争”。1721年1月18日,教宗特使嘉乐带来了教宗禁令的汉文译本,康熙皇帝不悦,朱批:“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 1724年1月11日,新登基的雍正帝下令严格执行禁教命令。禁教时期,传教士们仍秘密前往北京教区的乡村地区传教,每年约有五百人领洗,宣化、怀来、蔚县一带,天主教徒达到533人。 嘉庆帝对天主教的查禁最为严厉。传教士逃到长城以外的村庄西湾子,那里成为北京教区的中心。1840年,蒙古成立代牧区,法国遣使会会士孟振生被选为主教。 1844年10月24日,中法签订了《黄浦条约》,其中规定法国人可以在五口建造教堂。12月28日,道光皇帝正式批准解除了长达100多年的禁教令,并归还禁教时期被充公的天主堂。但仍不准外国人进入内地传教。 1846年教宗比约九世任命孟振生为北京教区主教,同时仍兼任蒙古教区主教,直到1856年才卸去此任,专管北京教区。在孟振生任北京教区主教不久,就在孟家坟村创办了宣化本堂,本堂神父是薛玛窦。这便是宣化教区的前身。 1862年,孟振生主教将宣化本堂升为总堂。1869年,樊国梁神父在宣化西街“郭家宅”修建宣化总堂。1872年艾儒略接任宣化总堂神父后,完成了这座总堂的全部修建工程。1879年都士良神父将该堂扩建。 1870年—1900年间,双树村、蔚县西合营、延庆永宁、苏家房、孟家坟、黃土港、石家坊、沙地坊、宣化南屯、杨家沟、涿鹿县双树村、蔚县红桥、涿鹿县虸蚄口、西小庄陆续建造了天主堂。 1899年,在宣化服务多年的法国神父樊國樑(1837—1905)被任命为天主教北京代牧区主教,并获清政府颁发二品顶戴。 1926年-1949年1920年,中国天主教本地化的积极倡导者雷鸣远神父得到教廷国务卿伯多禄·加斯帕里枢机的接见,推荐赵怀义等为未来中国的主教候选人。1926年5月10日,天主教宣化国籍宗座代牧区建立,管辖口北十县(宣化、万全、龙关、赤城、怀来、阳原、怀安、蔚县、延庆、涿鹿)。赵怀义神父(时任宗座代表刚恒毅总主教之秘书)为代牧主教,邻瓦卡主教衔(Vescovo tit. di Vage)。1926年10月28日耶稣君王节,刚恒毅总主教带领六位中国主教(宣化教区赵怀义、海门教区朱开敏、台州教区胡若山、安国教区孙德桢、汾阳教区陈国砥、蒲圻教区成和德)在梵蒂冈伯多禄大殿接受教宗庇护十一世举行的隆重祝圣典礼,刚恒毅主教在一旁襄礼。六位主教走下祭台,祝福人群。从比利时赶来参加盛典的雷鸣远神父喜极而泪下,跪在宣化主教赵怀义的面前祈求降福。 1927年,在西班牙贖世主會傳教團的協助下[1],首位宗座代表刚恒毅总主教创立了第一个中国神职修会——主徒会,在北郊建立爱玛坞主徒会会院。1948年,主徒会之会院和教区小修道院被迫解散,会士被捕或被害。主徒会迁到台湾。 1949年-1978年1951年12月15日,王木铎主教因拒绝脱离圣统制而被捕入狱。(1955年在狱中去世) 1952年,政府接管恒毅中学(改为宣化二中)、景星学校(改为第五完全小学)和残老院。一些地方的教堂也被占用,教友望弥撒、祈祷只能到教友的家中举行。 1957年,成立天主教爱国会。1958年4月20日,在河北献县主教座堂,赵振声祝圣了4名自选自圣的主教:宣化教区常守彝、西湾子教区潘少卿、永年教区王守谦、永平教区篮柏露。常守彝为宣化教区自选自圣的第一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堂全部关闭,一切宗教活都被停止,神职人员被捕入狱。教友们也被视为反革命,强迫背弃信仰,坚持信教的教友被带帽管制。常守彝主教和一批神父、修女被迫结婚。1966年8月23日,不肯放弃信仰的小学教师韩淑贞老师(33岁)被毒打致死。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宣化教区只有三座大的圣堂没有被损坏,就是双树村天主堂、西合营天主堂和宣化天主堂。 1978年後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已結婚的常守彝依然任自選自聖主教。1982年,中國官方教會宣佈將宣化教區改名為「張家口教區」,但未獲聖座批准,延續為持續至今的爭論[2]。 附属事业
修会
修院
1944年夏,蒙疆政府宣化省政府强行占领大修院,作为“宣华公署”所在地,若瑟总修院被迫解散。宣化本教区的修院迁至主教府东院继续办学,命名为“圣家大修院”,1947年转至北京“文声学院”。1954年“文声学院”解散,宣化教区的修士回到本教区。
教堂
现状1978年,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徒纷纷在家中请被释放的神父作弥撒。1980年12月25日圣诞节,宣化主教座堂恢复开放,有上万人参与了文革后的第一台弥撒。只要是哪儿有神父做弥撒,教友就赶到哪儿去望弥撒,当时在教会中形成了一种“宗教狂热”。 1980年12月1日,张家口市天主教爱国会重新划分教区,将西湾子教区和宣化教区合并,并改称为张家口教区,主教府设在张家口。由潘少卿任张家口教区主教。 1983年2月5日 潘少卿因病逝世,常守彝任张家口教区正权主教。 1985年西湾子教区的张可兴主教被释放,掌管西湾子教区教务,同时也署理宣化教区。 历任主教宣化代牧区宗座代牧
宣化教区主教
宣化教区主教(自选自圣)
张家口教区主教(自选自圣)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