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名或類似名的其它條目描述,請見「
劉源清」。
劉源清,字汝澄,號東圃,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東平州(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生平
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進士,授進賢縣知縣,朱宸濠謀反時,其率眾拒絕投降并帶兵反抗,歷升監察御史、大理寺丞,謝病歸。嘉靖六年(1527年)起用,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平定滴水崖賊郭春叛變,進副都御史[1]。
嘉靖十二年,因邊警遷兵部左侍郎,總制宣、大、山西、保定諸鎮軍務(宣大總督)。大同兵變時,因處理不當,被奪職閒住,以兵部侍郎張瓚代之。此後被逮,獄久不決,減死斥為民。俺答汗進攻京師時,再次起用,未赴而卒。隆慶初年,贈兵部尚書[2]。
参考文献
- ^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00):“劉源清,字汝澄,東平人。正德九年進士。授進賢知縣。宸濠反,源清積薪環室,命家人曰:「事急,火吾家。」一僕逸,手刃以徇。縣中諸惡少與賊通者,悉杖殺之。宸濠妃弟婁 伯歸上饒募兵,源清邀戮之。賊檄至,立斬其使。會餘干知縣馬津、龍津驛丞孫天祐亦起 兵拒賊。賊七殿下者,奪運舟於龍津,天祐與戰,殺數人。賊黨募兵過龍津,天祐追殺之,焚其舟。婁氏家眾西下,亦為天祐所遏,擒七十餘人。賊兵不敢經湖東以窺兩浙者,三人力也。賊平,源清徵為御史。嘉靖改元,津亦入為御史。津,滁州人。終福建副使。源清 尋遷大理丞,謝病歸。六年夏,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滴水崖賊郭春據城叛,稱王。源清遣卒捕之,為所覺。副總兵劉淵令曰「止擒元惡」,以旗遶城而呼。其黨皆散,春等自剄死。總兵官郤永虐下,源清劾罷之。進副都御史。”
- ^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00):“十二年,以邊警遷兵部左侍郎,總制宣、大、山西、保定諸鎮軍務。大同總兵官李瑾浚天城左孤店濠四十里,趣工急。卒王福勝等焚殺瑾,因焚巡撫潘倣署。倣奏瑾激變,帝命源清同總兵郤永討之。源清榜令解散。而榜言五堡變,處之過寬,五堡遺孽大懼。師次陽和,倣等密捕亂卒杖死十餘人,繫賊首王保等七十餘人以獻,請旋師。源清懲昔胡瓚事,不 欲已,以囚屬御史蘇祐。囚妄言前總兵朱振失職首亂,且多引無辜。源清遣參將趙綱入城 大索。城中訛言城且屠,亂卒遂鼓噪,殺千戶張欽。會僉事孫允中自源清所至,諭源清意,撫慰之始定。振前為亂卒所擁,實不反,詣源清自明。不能白,發憤自殺。永兵至城下大掠,五堡遺孽遂盡反。迎戰,殺遊擊曹安。官軍攻據四關,晝夜圍擊。亂 卒出前參將黃鎮等於獄,奉為帥,死守。倣與鎮國將軍俊等登城,止毋攻。俊出見永請緩兵,皆不聽。允中縋城出,言將士妄殺狀。源清叱曰:「汝為賊游說耶!」欲囚之。允 中不敢歸。源清因多設邏卒,遏王府及有司軍民章疏,而請益師至五萬。帝命侍郎錢如 京、都督江桓統京軍八千以往。已忽悟,罷弗遣,專責源清、永討賊。倣馳疏言,將士妄殺 激變,速旋師,亂可已。源清亦詆倣媚賊。張孚敬主源清,侍郎顧鼎臣、黃綰言用兵謬,帝不能決。城圍久大困,毀王府及諸廨舍供爨。兵部復下安撫令,源清亦樹幟招降,叛卒稍稍自 投。首惡黃鎮等亦分日出見,乞通樵採路,永許諾。翌日採薪者出,永悉執之。城中人益懼, 亂卒復叛,勾外寇為助。永遇之,大敗而遁。叛卒遂引寇十餘騎入城,指代府曰:「以此為那 顏居。」「那顏」者,華言大人也。城中人聞之,皆巷哭。明日,外寇攻東南二關,叛卒與掎 角,官軍殊死戰,互有殺傷。寇知叛卒不足賴,倒戈擊之,大詬而去。是時,寇游騎南掠至 朔、應。源清請募九邊兵,增總制官禦之,己得一意攻城,帝不許。源清乃百道攻,穴城,為毒烟熏死者相籍。復請壅水灌之。帝大不懌,奪其職閒住,以兵部侍郎張瓚代之。瓚未至,郎中詹榮等已悉捕首惡。黃綰勘功罪,言源清、永實罪魁,具劾其婪賄不貲狀。兵科曾忭等言,宸濠亂,源清有 保障功,當蒙八議之貸。帝怒,下忭等詔獄,逮源清治之。獄久不決,綰憂去,乃減死斥為民。俺答薄京師,即家起之,未赴而卒。隆慶初,贈兵部尚書。”
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殿試金榜 |
---|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 共3名 | |
---|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共135名 | |
---|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 共258名 | |
---|
|